打开APP

“3D电影”成像技术具有多种医疗用途

2017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者们最近开发出的一类叫做"电影放映"的技术能够使传统的CT以及MRI成像数据转化为真实可见的3D图像。这一技术对于医学教育、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杂志上。虽然这一技术仅仅最近才被开发出来,而且还没有被批准用于临床实践

2017-08-04

Hippocampus:“遗传学”疗法或能够恢复部分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记忆

2017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在《Hippocampus》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通过光遗传学的手段能够恢复患阿兹海默症小鼠的记忆。这一发现也许能够改变我们对于这一疾病的理解。首先,作者通过给小鼠进行光遗传学改造,使其在储存记忆的时候发射光色的荧光,而在重新获取记忆的时候发射红色的荧光。之后,作者给予接受了遗传改造的野生型小鼠与阿兹海默症小鼠以柠檬气味的

2017-08-03

J Nuc Med:新型成像技术帮助检测腹主动脉瘤发病风险

2017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检测人们患腹主动脉瘤风险的新技术。对于这种疾病来说,诊断不够及时往往会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而这种新型的成像技术能够帮助医生们更早地进行诊断与设计疾病防治的方案。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杂志上。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

2017-08-04

Chemical Science:合肥研究院等在遗传学工具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黄韵、周育斌课题组合作,研发了一种能够利用可见光在纳米尺度上精确调控细胞器之间连接的新型光遗传学工具。该工作以Optical Control of Membrane Tethering and Interorganellar Communication at Nanoscales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

2017-08-02

植物所在植物形态建成转录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转录调控是生物体内由转录因子和其他调节蛋白协同或拮抗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生化机制。光信号是高等植物早期生长发育中光形态建成的决定性因素,其信号通路中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为负向调控因子,HY5为正向调控因子。PIF和HY5分别是bHLH型和bZIP型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中具有广泛的功能,然而二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仍不甚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开

2017-07-1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慧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基于干细胞的人类疾病研究和精准治疗; 2. 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3. 新型染色质编辑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验室详细介绍参见http://www.ibp.cas.cn/ktzz/ktzz_L/201305/t20130506_3833255.html。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技术员五名。一、招聘基本要求1. 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

2017-07-18

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开发出全新容积化学成像技术 有望实现非侵入性早期疾病诊断

2017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光学成像研究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受激拉曼投影显微和断层成像术(Stimulated Raman projection microscopy and tomography);这一技术结合了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免标记以及贝塞尔光束穿透深的优点,使得在不采用荧光标记情况下的三维容积成像成为可能

2017-07-15

Cell Res:刘慧等通过单碱基基因编辑重塑超级干细胞

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到原位编辑动物遗传密码,再到靶向摧毁发生基因突变的线粒体,乃至特异性矫正病人细胞中的致病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同层面的改变。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和中科院动物所曲静课题组联合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改写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中的单个碱基,首次在实验室中获得了遗传增

2017-07-08

Cell:全新精细成像,重建大脑皮层

近日,波士顿大学一群科学家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高精细度的神经元成像和分析系统。根据这个系统,将有希望找到一切,从大脑发育到毁灭性精神障碍的解答。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Cell。

2017-07-03

与正电子发射共成像实现阿兹海默症诊断与淀粉样斑块定位

阿兹海默症(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脑组织中β- 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是远早于 AD 症状的重要病理特征,对早期预防 AD 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厦门大学聂立铭副教授在 Chemical Science 上发表文章,结合光声成像与正电子发射共成像技术实现阿兹海默诊断与斑块定位。光声成像具有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特性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高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利用内源造影剂血红蛋白能够对血管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