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肿瘤动力学疗法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峰研究组将传统中药和香料肉桂Cinnamomum cassia中的活性成分肉桂醛与具有优异双光子吸收性质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结合,构建了一系列新型双光子激发的肿瘤光动力学治疗试剂。该治疗试剂能够特异性地结合于肿瘤细胞线粒体,吸收具有高组织穿透性(深至1厘米)的800纳米红外光,借助高振子强度的IL和

2020-10-08

科学家成功成像并追踪视网膜中免疫细胞的神秘活动轨迹!

2020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题为“Imaging single-cell blood flow in the smallest to largest vessels in the living retin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眼睛后部活体视网膜中观察到了免疫细

2020-10-12

Cancer Cell: 成像技术预测癌症药物耐受性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成像技术可以代替对侵入性组织活检的需求,以帮助快速确定癌症治疗是否有效。

2020-10-08

研究发现液态金属冻结微爆破现象及其增强肿瘤杀伤与MRI-CT双模态成像机制

 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维持离不开力学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力学调控与适应必不可少。肿瘤治疗中,除采用小分子、纳米药物调控病灶部位的生物力之外,在实现肿瘤组织物理性机械杀伤方面,临床上也会借助光声冲击波、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及磁场等干预方式实施治疗。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液态金属微颗粒在低温冻结作用

2020-10-11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显微镜的无标记单分子光学成像

 单分子光学成像可以分析单个分子的形态和功能,因此其不但可以提供多个分子的统计平均信息,还可以提供传统生物传感器无法提供的单分子个体差异信息,让我们可以更细致地观测和了解分子的性质和功能。2020年9月21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生物电子与生物传感研究中心的陶农建(Nongjian NJ Tao)和王少鹏(Shaopeng Wang)教授

2020-10-08

全球首款免疫疗法药物在日本获批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

 日本厚生劳动省日前批准了一款光免疫疗法药物用于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这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光免疫疗法药物。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9日报道,日本乐天医疗公司研发的这款名为Akalux的新型癌症药物于25日获得批准,用药对象是手术无法切除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与这款药物联合使用的BioBlade激光系统已于9月2日获批。Akalux包含攻击癌细胞的抗体和

2020-1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的分子成像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副研究员刘成波团队、转化医学中心研究员张鹏团队与南开大学教授丁丹团队合作,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的光声分子成像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该研究基于近红外二区三维光声分子成像技术,结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特异性的托珠单抗偶联聚合物纳米诊疗制剂,在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成功实现炎症程度早期评估诊断,并对类风

2020-08-14

研究人员利用高灵敏的声纳米探针实现在分子水平非侵入性地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8月16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乐民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Non-invasive nanoprobe for in vivo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的光声纳米探针,在分子水平实

2020-08-28

慧等揭示老年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易受新冠攻击的分子机制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席卷全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系列严重并发症,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该病毒已累计感染2000余万人,其中死亡人数高达80多万。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住院死亡病例中超过70%为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年轻群体相比,老年群体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0-09-11

加拿大研究发现动力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国立科学研究院(INRS) 的Fiorenzo Vetrone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于治疗皮肤癌和皮肤癌前病变的光动力疗法(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分子药物递送载体)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癌症。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第26期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化学科学》上。光动力疗法是将作为光敏剂的药物特异性地输送至病变组织,然后用可见光照射以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