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
含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即NLR(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蛋白是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免疫受体蛋白。NLR类受体通常通过识别病原菌的一些特定效应蛋白来触发小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即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迄今发现的多个NLR蛋白功能获得性(gai
贝叶斯方法推断中生代鸟类分化时间和特征演化速率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驰和王敏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利用贝叶斯末端定年法(Bayesian tip dating)推断了中生代主要鸟类支系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化时间及特征的演化速率,并包含这些参数的不确定性,为讨论原始鸟类身体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在原始鸟类演化为现生
硅藻光系统II-捕光天线超级复合体原子水平三维结构
硅藻是海洋主要的浮游生物之一,贡献了地球上每年原初生产力的20%左右,且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特征与其光系统(Photosystem,PS)以及外周捕光天线的功能密切相关。不同于绿藻和高等植物,硅藻PSII的外周捕光天线是结合了岩藻黄素和叶绿素a/c的蛋白(Fucoxanthin Chl a/c binding proteins,FCPs),具有强大的蓝绿光捕获能力和快速光适应能力
天然生物小分子组装及其肿瘤光动力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激发肿瘤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处于激发态的光敏剂把能量传递给附近的氧分子生成活性氧(包括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或羟基自由基等),进一步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细胞毒性进而引起细胞死亡。与传统的肿瘤化疗和放疗相比,光动力治疗的突出优势是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目前,开发同时具有光波导和光敏化性质的生物分子基材料,
研究发现脂质体包埋的AIE光敏剂可用于日光下的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治疗(PDT)在临床上正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表浅治疗。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对身体的整体损伤小,效率高而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临床普遍使用的光敏剂如光卟啉及其衍生物在注入体内后,容易在病灶部位富集,这样暴露在日光下将引起严重的光敏性皮炎等毒副作用,通常患者在用药后,必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的甚至需要一个月左右)在暗室中进行隔离,由此给患者在治疗过
薄唇蕨属植物的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取得进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薄唇蕨属(Leptochilus)被视为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中的一小属,其根状茎长横走,单叶,二型,不育叶阔披针形或卵形,能育叶狭缩成线形。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和云南植物志分别记载该属有3-4种。随着线蕨属(Colysis)等类群归入到薄唇蕨属中,该属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变化(图1),属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认为该属可能包含25种左右,但该属种类的具体情况还很
PNAS:研究人员揭示关键光遗传学蛋白的作用机制
2019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光遗传学利用光来控制大脑活动。它是基于光控蛋白质发挥作用,如通道视紫红质-2——一个离子通道,当它暴露在光下才打开,从而激活细胞过程。在柏林洪堡大学的同事们的帮助下,波鸿鲁尔大学(RUB)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阐明了它的行为模式。Klaus Gerwert和Peter Hegeman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于近日在《PNAS》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
植物叶际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叶际包含各种微生物,是微生物群落的一个独特栖息地。植物叶际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叶际土着微生物和通过土壤、空气及其它植物水平传播获得的外源微生物,它们在植物生长和抗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污水处理厂和有机粪肥中含有大量抗性基因,污泥农用、再生水灌溉或粪肥施用等在提高土壤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会通过土壤向植物叶表输入大量的抗性基因。植物叶表中的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可通过食物链(摄入未经加
Lasers Surg Med:低剂量光动力学疗法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
2019年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低剂量光动力疗法影响血管微结构的机制。通过体外共培养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低剂量光动力疗法通过Rho、肌球蛋白轻链和局灶性粘附激酶磷酸化(MLC‐P, FAK‐P)来激活周细胞。这导致细胞骨架重构,导致周细胞更有效地收缩三维胶原凝胶。图片来源:Laser in Surgery and Medicine该研究的临床报告发表在
刘光慧研究组在骨关节炎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骨关节炎是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和耗竭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将为有效干预骨关节炎提供线索和靶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首次揭示表观调节蛋白CBX4具有稳定人间充质干细胞核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