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d: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治疗深层癌症的动力疗法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技术有望为开发出一种新的安全而又非侵入式的治疗深入性癌症的方法奠定基础。在副教授Zhang Yong的领导下,研究小组迄今为止已证实在小鼠中,他们的技术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控制基因表达。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纳米颗粒来开发出治疗深入性癌症的非侵入性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2012-09-19

Vertex公布核苷类似物前体药物ALS2158病毒动力学研究数据

2012年9月25日电 /生物谷BIOON/ --Vertex制药与合作伙伴Alios生物制药公司,今天公布了有关腺苷核苷类似物前体药物ALS2158治疗丙型肝炎的一项病毒动力学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I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7天内接受剂量高达900mg的ALS2158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未能够产生足够的抗病毒活性,还需开展进一步的临床开发。

2012-09-25

欧洲20家机构企业成立“药物发现动力学联盟”K4DD联盟

K4DD联盟研究将获得由IMI提供的资金支持 2012年12月3日电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与荷兰莱顿大学将负责协调一个新成立的国际联盟——K4DD(Kinetics for Drug Discovery,药物发现动力学),该联盟的启动,旨在现代药物发现中探索一种新的概念,来解决新药研发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2012-12-04

Cell:美描述人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环路及其动力学

众多序列特异的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组合而成交叉的调控网络,这些调控网络构成细胞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9月5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科研人员的一篇题为Circuitry and Dynamics of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 Regulatory Networks的研究论文...

2012-11-18

Cell:测定活细胞内异染色质动力学的新方法

6月14日,Cell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种新颖的体内测定染色质修饰动力学的方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但其传播的模式和对可遗传基因表达状态的贡献大小仍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染色质体内试验(CiA)系统,采用化学诱导接近,启动和终止在活细胞中的染色质修饰。

2012-11-18

Science:p53动力学决定细胞命运

6月15日,Science杂志报道,p53蛋白对刺激反应的不同动力学可导致不同的细胞命运。细胞传递信息的分子信号通路常显示出复杂的动力学模式。肿瘤抑制因子p53的动力学行为就可随刺激的不同而变化。在面对DNA双链的断裂时,它的反应表现为一系列重复的脉冲式变化。 利用一个计算机模型,研究者确定了一套精确定时的给药方案,可以将脉冲式p53反应变为持续性p53反应。

2012-11-18

:单个DNA分子的凝聚动力学研究中获得新成果

无论是在病毒还是在细胞中,DNA皆以紧密压缩的结构存在。比如,在真核细胞中,DNA缠绕在组蛋白周围形成核小体,并进一步凝聚成大家熟知的染色体结构。在哺乳动物精子中,DNA凝聚成更致密的面包圈状(toroid)结构。了解DNA这些紧密排列的结构,并分析它们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对认识DNA复制甚至繁殖等生命过程皆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对DNA凝聚的研究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人们对其动力学仍然知之甚少。

2012-12-21

Glo Pla Cha:常宏等在干旱加剧动力学机制上获突破

近日,国际杂志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刊登了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agnetostratigraph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for a 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sequence drilled from Lop

2012-11-18

Nat Neurosci:揭示神经回路的动力学机制或可助力研究阿尔兹海默氏症的靶向疗法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大脑记忆的神经回路及动态学机制,该机制同时也是海马体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元件。

2014-09-02

PLoS ONE:癌蛋白能够短暂控制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及动力学变化

近日,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c-Myc能够短暂的控制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及动力学变化,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1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上。 c-myc基因是myc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既是一种可易位基因,又是一种可调节基因,也是一种能够使细胞无限增殖,获得永生化功能,并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