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报告研究发现抗H7N9禽流感新型高活性全人源抗体
自2013年我国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每年冬春季都会出现一波H7N9禽流感疫情。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应天雷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可靶向H7N9禽流感病毒新表位的高活性抗病毒全人源抗体m826。相关成果以《一种靶向H7N9流感血凝素pH敏感表位的强效全人源胚系单克隆抗体》(A Potent G
“纳米催化医学”肿瘤治疗新策略
癌症是少数现代医学仍然无法攻克的疾病之一,癌细胞以其复杂多样的代谢方式和生态微环境给癌症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在目前癌症的治疗策略中,化疗仍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常规的癌症化疗,在高毒性的药物作用于全身造成强烈毒副作用的同时,病灶的药效却随之大幅降低。事实上,强毒副作用与低化疗效果成为了癌症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无毒、安全和高效的癌症治疗体系尤为重要。近日,中国科
Sci Rep:新型生物活性分子能够保护心脏健康
2017年9月7日/生物谷BIOON/---心脏病发作后通常会引发急性的免疫反应,淋巴细胞会浸润心肌组织清除死亡细胞以及促进结痂。之后会伴随第二次免疫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然而,心脏病患者发病之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会持续存在低剂量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最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Ganesh Halade博士等人发现通过给下搜狐一种叫做lipoxin的脂类生物活性
elife:不同组织间的基因活性存在显著差异
2017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我们机体的大部分细胞中的基因都存在两个拷贝,即"等位基因",其中一条来自于母亲,另外一条来自于父亲。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等位基因都能够转录生成RNA,但对于其中一些基因来说仅有一个等位基因能够表达,另外一个则处于沉默状态。具体哪一条等位基因被选择沉默是发生于胚胎发育的早期,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等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不同的组织中
肺表面活性剂生物分子冕形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国庆等在肺表面活性剂冕(pulmonary surfactant corona)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纳米颗粒与肺表面活性剂交互作用后形成生物分子冕的演化规律,发现了纳米颗粒表面亲疏水性质对分子冕的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科学期刊ACS Nano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胡青林,合作者为美国夏威
科学家发现功能活性更强的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的应用性研究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在干细胞诸多类型中,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研究较为充分的干细胞类型。间充质干细胞对人类健康的益处已得到充分证明,尤其在促进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能否将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分群,找到优化的干细胞,进一步提升其促进血管新生的能力?基于这一思路,对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的功能进行细分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韩忠朝研究团队首次
俄以科学家找到恢复蛋白质活性的方法
俄罗斯圣彼得堡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学院发布消息称,该校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合作,找到了一种恢复化学变性蛋白质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在用于制备治疗帕金森(阿尔茨海默氏症)类疾病药物时,可显着减低药物的制备成本。蛋白质特别是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所以被广泛用于药品和食品工业。蛋白质分子拥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且其空间结构与蛋白质的功能直接相关,如果其空间结构被破坏,则蛋白质
Nucleic Acid Research:上海生科院揭示人tRNA修饰酶NSun6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
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ubstrate binding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 human RNA:m5C methyltransferase NSun6 的最新研究成果。5-甲基胞嘧
纳米线阵列,记录神经元活性的新神器
神经元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的基础。与神经元相关的疾病种类繁多,其中不少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要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一个重要的手段是监测神经元细胞对于候选药物的响应。目前记录神经元活性的方法多利用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通过测量离子通道电流和细胞内电位的变化来评估神经元的健康状况以及对药物的响应。这种方法对电位变化敏感,且信噪比高。然而,这些技术的缺限在于:会破坏细胞
黄志伟课题组在《自然》发表论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机制。
4 月 28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目为《Anti-CRISPR 蛋白抑制 CRISPR-SpyCas9 活性的分子机制》(Structural basis of CRISPR-SpyCas9 inhibition by a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