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我国科学家阐明心脏多肽激素心房利钠肽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传递信号通路

2012年10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Natriuretic peptides block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activating phosphodiesterase 2A and reducing presynaptic PKA activity的文章。

2012-11-18

李克强和金墉、陈冯富珍谈中国医改传递怎样的信号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冯富珍、李克强、金墉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就推进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交换意见。李克强在会见时指出:尽可能让民众

2015-03-26

Psychol Sci:蒋毅等发现基因调控知觉偏向性的个体差异

也许你会说视觉歧义皆来自于艺术家的杜撰,但事实并非如此。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对歧义的解读贯穿视知觉的始终——所有投射至视网膜的二维图像终须被还原为三维的知觉表征,而二者之间常常缺少唯一的对应关系。

2014-06-26

Neuron:关键机制可增强大脑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功能

2013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uron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重要分子机制,其可以使得神经元变成大脑信号调节适应真正的主导者。

2013-06-25

Nature:研究证实植物能用电传递受伤信号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受伤快速做出反应。Nature杂志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当时有争议的观点:植物也利用远距离电信号对受伤做出反应。此后人们已经清楚有些植物用电信号来控制它们的运动,尽管这一现象背后的基因并不知道。现在有了可靠实验和遗传证据来支持早先关于伤口信号作用的发现,同时说明与介导脊椎动物突触传递的谷氨酸盐受体相关的蛋白也参与其中。

2013-08-22

Curr Biol:周雯等发现人类化学信号可在个体间有效传递性别信息

在动物王国中,很多最为基本的行为(如觅偶行为)都是由信息素来介导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两种器官的参与:一种是可以向空气中散发信息素的器官,另一种是灵敏的信息素探测器官。较之其他灵长类动物,虽然人类的皮肤上有更多的可散发信息素的汗腺组织和分泌物,人类却并不具有绝大多数动物用以接收和探测信息素的结构——犁鼻器或副嗅球。人类对信息素的感知与编码似乎只能依赖于包括嗅上皮、嗅球在内的主嗅觉系统。

2014-05-23

PLoS Biol:发现传递细胞信号的第五种衔接蛋白

据美国媒体报道,学界长期认为,4个衔接蛋白(adaptin)参与了细胞内外以及周围信息的整合与传递。但现在,科学家们找到了第5个衔接蛋白。这一发现将修改教科书并改变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面貌。研究发表在10月11日出版的《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上。 每个非细菌细胞内都有一个“膜贩运系统”,理解该系统如何工作非常重要。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