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Signal:抑制整合素受体或促发癌症转移
深圳先进院微小RNA调控T细胞凋亡研究获进展
近日,NaturePublishingGroup(NPG)下的国际学术期刊CellDeath&Dis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抗体药物中心阮庆国研究小组的最新成果:微小RNA-21通过靶向抑癌基因Tipe2来调控T细胞凋亡。
Cell:抑制TAK1蛋白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和实验疗法部助理教授Anurag Singh博士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届年会上公布了他最近有关靶向治疗结肠癌的工作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杂志上。 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结肠癌病例被确诊,在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会造成约60万人死亡。这些病例中有一半以上发现有KRAS基因的突变。
PLoS One:HIV-1 Vpu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基因组除了能够编码病毒结构蛋白外,还能表达额外的增强病毒基因表达、病毒传染性及病毒颗粒产量的蛋白。 Vpu是一个16kDa的膜蛋白,是由包膜前体mRNA编码,它表达于病毒生产的晚期并通过膜孔的形成增强艾滋病毒的复制,也能够促进HIV-1感染的人类T淋巴细胞的凋亡。
Nature:Treg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与促免疫效应
“调控性T细胞”(Treg) 构成有效抗肿瘤免疫的一道屏障。它们的删除能诱导很多肿瘤的减小和清除,但由于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所以其删除也会导致失控的自体免疫和死亡。
JCB:欧光朔研究组在细胞凋亡和自噬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自体吞噬蛋白从吞噬细胞中被招募到凋亡细胞表面 3月2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欧光朔研究组在《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utophagy 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论文...
PLoS One: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促炎症因子多态性关联分析
目前,乳腺癌病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及炎症方面。已知促炎症因子IL-17A和IL-17F能够介导炎症和癌症的发生。为了评估在乳腺癌风险中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预防及治疗中心的庞达教授及其课题组在中国汉族女性中开展了一个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IL-17A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有关。
Mol Cell:研究发现病毒促发感染的新途径
新的生物学研究揭示了一个入侵的病毒如何通过模拟信号标志来劫持细胞的正常运作,进而战胜机体的防御。通过操纵细胞的信号,病毒通过抑制防守蛋白,破坏了蛋白的作用。这一发现来自于培养人源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传染病治疗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未来激光疗法可促掉牙再生
据国外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牵头的一个团队最近成功借助弱激光,在实验室中激活干细胞并且刺激老鼠和人类牙组织的牙齿生长。这项研究仍然处于最初期的阶段,而且尚未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因此目前无法确定这些未来技术是否会走进医院。然而这些试验带来的可能治疗方案是非常令人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