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Discov:开发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非侵袭性监控疗法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针对转移性的前列腺癌的新型疗法或许会停止患者对起初疗法的反应,这需要对患者的血液进行特定的癌症分析。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依赖于特定的信号路径,这些信号是通过一种名为雄激素受体的蛋白质来实现的。
PLoS Biol:斑马鱼平滑肌收缩可引发细胞侵袭 或助癌症转移研究
2012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组织的僵硬程度可以作为鉴别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的僵硬度可以诱导分子改变,进而促进细胞的癌变行为。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三维凝胶上生长的乳腺癌细胞可以增强细胞的复制,并且随着僵硬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细胞的组织化。这期间所涉及的信号都是有一些表面蛋白质所参与协调控制的,这些蛋白质可以和结缔组织进行信息交流来调节细胞的复制、死亡以及运动。
Mol Can Res: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新标志物α-catulin
上皮癌特指来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发生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SCC)是人上皮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头部和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由于后期诊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差,是一种最具侵略性的癌症类型。 所有癌症过程的发生,都涉及到局部侵袭和远端器官转移,而这两者与临床上肿瘤患者的生存最相关,但至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得不到良好的解释。
Oncol Rep:TGF-β通过MAPK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因子的异常相关。在乳腺癌早期发展阶段,TGF-β呈现肿瘤抑制活性,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而在乳腺癌晚期阶段,TGF-β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PNAS:复发性肿瘤侵袭性增强或是机体免疫反应发生改变所致
每年在接受手术切除原发性肿瘤的70万癌症患者中,有近一半的人会在某种情况下疾病再度复发,其中的许多患者最终将死于他们所患的癌症。传统的观点认为:复发性肿瘤之所以抵抗治疗,是因为它们获得了另外的遗传突变,使得它们变得更具有侵袭性,更不易受药物影响。 现在,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动物模型中证实,复发性肿瘤侵袭性增强有可能是机体免疫反应发生改变所导致。
PLoS One:小窝蛋白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胞膜小窝(caveolae)是细胞质膜内陷所形成的囊状结构.小窝蛋白(caveolin)是胞膜小窝区别于其它脂筏结构的特征性蛋白分子,维持胞膜小窝的结构和功能,包括3个家族成员小窝蛋白-1、小窝蛋白-2和小窝蛋白-3。其中,小窝蛋白-1是参与胆固醇平衡、分子运输和跨膜信号发放事件的主要结构成分,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增殖。
Hepatology:俞春东等解析肝癌细胞侵袭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杂志Hepatology在线刊登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stabilizes AIB1 protein and cooperates with it to promote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invasiveness,”文章中...
Sci Transl Med:药物组合阻止侵袭性脑癌细胞的移动
3月28日,Sci Transl Med在线发表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丙咪嗪蓝或IB的药物可阻止脑癌或神经胶质瘤的扩散。 当与常用抗癌药阿霉素合用时,IB可延长有病大鼠的生命,提示这一组合可能会在人体内成功地阻止脑胶质瘤的浸润。 传统的化疗几乎没有可能治疗脑胶质瘤这种通过入侵周围健康脑组织而快速生长的侵袭性的脑肿瘤。 大多数的脑胶质瘤患者会在诊断后几年死于该疾病。
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可有效抑制癌症的侵袭转移
近日,来自法兰德斯大学联办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时发现,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截至目前,研究者们推测氯喹可以增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者表示,氯奎宁同样可以使得肿瘤组织的异常血管正常化,结果从一方面来讲会增加癌细胞的屏障功能,进而阻断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从另一方面将则会增强肿瘤的灌注,使得其对化疗作用更为敏感。
Cancer Res:蛋白质RAL与肿瘤的侵袭性特征有关
当蛋白质RalA和RalB存在时,细胞会以促进癌症侵袭性的形式复制。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研究探讨了人类癌症中RAL蛋白的影响,这对开发靶向这些蛋白质药物非常重要。近日,刊登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蛋白质RalA和RalB的存在与肿瘤的侵袭性特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