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5个药品解除重点监控

 25个药品“刑满释放”——解除重点监控!血栓通、血塞通、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5大产品解除重点监控9月13日,四川卫计委发布《关于结束首批重点监控药品监控工作的通知》。将2016年3月公布的重点监控的25个药品解禁。在监控了15个月后,如今“刑满释放”!通知中,四川卫计委表示:全省实施药品重点监控一年来,25种药品用药合理率明显上升,决定结束监控。但,话锋一转,四川卫计委还表示,

2017-09-15

PNAS:西南大学光华教授团队发现水稻高产新途径

 8月2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何光华教授课题组通过自由投稿方式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LATERAL FLORET 1 induced the three-florets spikelet in rice” 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深度解析了水稻小穗侧生小花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超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在水稻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中,每穗粒数(

2017-09-06

大华西二院丁楅森教授、曹中炜教授团队在转化医学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中美科学家新近发现了一种改变病变器官微环境、促进移植干细胞更有效工作的新策略,并用来改善了受损肺和肝的再生活力。这被誉为再生医学领域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这项研究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的丁楅森、曹中炜课题组及合作者联合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丁楅森告诉新华社记者,肝和肺在急性损伤后可恢复原有

2017-09-06

生物谷专访——四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路研究员

编者按: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在神经、血液、心血管、生殖等系统和肝、肾、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来自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路研究员是造血干细胞选择性剪接领域的资深科学家,也是国家青年**计划入选者。本次生物谷有幸请到陈路研究院与大家一起聊一聊,选择性剪接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应用。生物谷:陈研究员您好,很荣幸能邀请到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九届)干细胞国际研讨会。

2017-09-01

生物成功挂牌新三板  首发基因捕获“双V计划”

前几年,国际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双侧乳腺的新闻,在娱乐圈轰动一时。起因是,她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带有某种遗传缺陷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高达87%和50%,防患于未然,她选择了直接切除。基因检测有这么神奇吗?联川生物董事长郎秋蕾说,这其实是人类破解基因密码的医学成就,通过这几年,国内外基因组科学研发团队的不断探索和发现,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疾病风险和精准治疗的做法,越来越被大众所青睐。而我们则

2017-07-10

农首篇Cell论文聚焦水稻广谱抗稻瘟病研究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然而稻瘟病常年肆虐我国及世界上各个稻区,能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是水稻生产上的最重要病害,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提高水稻对稻瘟菌的持久广谱抗性一直以来都是水稻抗病育种工作的难点问题。虽然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选择出少量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材料,然而这类抗性背后的作用机制一直不清楚。此外,由于抗病基因的导入往往伴随不良农艺性状的产生,这也大大增加了水稻抗病品

2017-06-30

诺华向普说不

2017年6月26日/生物谷BIOON/---今年1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召集几家大型制药公司高管及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armaceutical Research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PhRMA)主席,就降低美国药物价格、增加公司在美雇员举行了一场会议。 最近,诺华公司(Novartis)首席执行官乔•

2017-06-26

农业大学揭示小麦在中国的传播、适应与选择过程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完成的关于我国小麦传播与地方品种适应的论文(Uncovering the Dispersion History, Adaptive Evolution and Selection of Wheat in Chin)。地方品种亦称“农家品种”、“传统品种”,是在特定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长期自然

2017-06-27

吃烤肉与得癌症之间有风险,又如何避免?

2017年6月8日/生物谷BIOON/---夏日凉爽的夜晚十分适合烤肉派对,但摄入过量的烧烤肉类食物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于夹在汉堡包或者热狗中的烤肉来说更是如此。大量证据表明,在经过高温的烘烤之后,红肉或者加工后的肉制品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改变食用者的DNA。虽然此前大量的研究都属于体外或动物水平,但目前渐渐有一些证据将其与人类的致癌风险联系了起来。(图

2017-06-19

Circulation Research:北京大学爱彬研究组揭示调控器官发育与再生的表观遗传差异机制

2017年5月16日,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何爱彬研究组题为“Divergent requirements for EZH1 in heart development versus re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同一表观调控因子EZH1在心脏发育和再生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组蛋白修饰,导致截然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发育与再生两个关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