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调节胰岛素抵抗性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8.035。2017年9月24日/生物谷BIOON/---由肥胖导致的慢性组织炎症是胰岛素抵抗性和2型糖尿病产生的一种根本原因。但是这种发生的机制在此之前一直是未知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外泌体(exosome)是其中缺失的一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9
处于压力状态下我们的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2017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时不时都会感受到压力,当然了,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情绪起伏的一部分,压力有很多来源,它可以来自环境、来自我们的身体、或者也会来自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在压力时刻我们能感受到压力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考试时间,但我们在生理上通常能够应付这些压力,并对其产生反应。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下时,神经系统就会指导我们的机体释放压力激素,比如肾
早期胰腺癌血液检测——将癌症杀灭在萌芽状态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新研究,新鉴定的生物标志物小组可以为早期检测和更好地治疗胰腺癌铺平道路。目前,美国每年有超过53,000人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这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目前在科学转化医学中详细描述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正确地检测了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的血液样本中的胰腺癌。大多数胰腺癌患者直到进展期才被诊断出来,超过了可以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再生医学研
Nature:首次捕捉到HIV包膜蛋白过渡状态的结构图
CD4和b12让Env处于一种开放的嵌合前构象,但是CD4单独仅让HIV入侵所需的辅助受体结合位点暴露出来,图片来自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2017年7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全世界,人免疫缺陷病毒(HV)当前感染着大约3700万人。HIV具有一种关键的被称作包膜蛋白(Env)三聚体的蛋白复合物。开发一种能够阻断而不仅是控制HIV感染的疫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Nature:科学家捕捉到艾滋病毒蛋白质过渡状态第一关键高分辨率图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198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导致艾滋病。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带来的一项新的研究表示,他们已经捕捉到了HIV病毒新的三维图像,这一图像清晰展示了使病毒识别和感染宿主细
新的测试将癌症复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根据英国“癌症杂志”公布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对现有方法进行膀胱癌的早期准确预警。里昂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对348例膀胱癌患者的尿液进行了一项名为TERT的有缺陷的蛋白质的尿液检测,这可以预测80%以上的患者癌症将何时复发。称为细胞学检查的标准方法仅检测了34%的患者的复发率。新的检测检测到膀胱癌尚未扩散到肌肉壁,比细胞学更早,可能有助于医生在症状出现之前及早开始
谁说来大姨妈了女人们不能以最佳的状态工作?
2017年7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正在着手研究如何改变我们所认知的月经周期,尽管人们通常认为月经来潮的女性往往不会在处于最佳精神状态下工作,而本文中研究者Brigitte Leeners及其同事就发现了相关证据认为这或许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
为什么会出现“30岁体能下降,40岁一定变胖”这种现象呢?
2017年6月13日/生物谷BIOON/---你可能听说这样一种说法:当人年纪到了40岁以后,体重控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由于某种难以阐明的"力量"对导致我们的新陈代谢水平在30岁之后慢慢地下降。不过也有好消息,我们的代谢速率下降的趋势实际上是十分不明显的,因此中年阶段体重的上升并不仅仅是由于代谢水平下降导致的。我们难以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我们年纪变大之后,将变得越来越懒,不爱运动。这一说法可
PNAS:科学家阐明维持细胞平衡状态的遗传互作机制
2017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州托瓦斯医学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与调节性基因“互相交流”进行竞争或能帮助维持细胞状态的平衡;相关研究或为研究人员提供Nanog基因和Hox基因之间直接调控反馈的证据。图片来自:Bony De Ku
细胞动力工厂:新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比预期更强大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北京时间 6 月 1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因此也被俗称为“细胞动力工厂”。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能量可能比我们此前认为的要更加强大。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有的甚至会高出大约 13 摄氏度。不过,这一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