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特殊基因或能调节机体脂质的积累和肥胖风险
2018年1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肥胖成为诱发全球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遗传因素在促进机体肥胖的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近日,来自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尽管锻炼和饮食非常重要,但机体潜在的遗传因素在促进肥胖上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图片来源: University of Weste
Science:新研究使得调整细胞脂质组成具有广阔的前景
2018年11月6日/生物谷BIOON/---如今,科学家们对细胞的脂质组成仍然知之甚少。尽管脂质是一个庞大的生物分子类型,但是人们很难研究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合成受到复杂代谢的调节。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对细胞中的脂质生物合成进行改造的方法。他们提高了细胞产生大量液态脂肪---所谓的不饱和脂质---的能力
研究发现糖鞘脂MacCer与Wnt相互作用促进神经突触生长
脂质作为细胞膜组分和信号分子,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至关重要。多种参与脂代谢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但脂质种类繁多并在合成代谢通路中相互转化,哪些脂质参与调控神经发育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清实验室以传统的模式生物果蝇为材料,通过遗传筛选,发现糖鞘脂 (GSL) 合成通路中的多个基因调控神经突触的生长。进一步的遗传
Nat Commun:新型mRNA脂质载体运输技术有望治疗癌症等一系列人类疾病
2018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有效的治疗药物以最少的副作用运输到特殊的靶向细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医学研究领域的“圣杯”;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直接将装载特殊蛋白的纳米载体运输至特殊的细胞,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炎性疾病和罕见遗传疾病的
丝裂霉素凝胶获FDA突破性疗法 用于低危上尿路上皮癌
UroGen是一家专注于泌尿肿瘤学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解决泌尿外科领域未满足的医疗需求,10月30日宣布美国FDA授予了该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滴注用UGN-101(丝裂霉素凝胶)突破性疗法指定*。UGN-101目前正处于3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低危(LG)上尿路上皮癌(UTUC)。针对LG UTUC的治疗,此前美FDA已授予UGN-101孤儿药和快速通道的指定。滴注用U
多篇文章聚焦脂质研究 或有望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脂质对机体健康非常关键,研究人员发现,机体中循环的脂质分子或与多种疾病发生直接相关,那么脂质分子到底对机体健康有多重要呢?其又与多种疾病风险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J Innate Immun:天然脂质分子或具有强大的抗炎性功能doi:10.1159/000489504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nate I
研究获得高基因编辑活性和低背景活性的药物诱导系统
在生物学研究中,如何对正常或病理状态下的动态生物系统进行有规律的操控,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对靶细胞基因组进行有效而精准的调控。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针对特定位点的基因编辑以一种更为简便、自如的方式进行,而将药物调控元件与CRISPR/Cas9技术的融合则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和模式,赋予它更高的精准性和可控性。这也为临床转化提供了更多的潜能。此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宇研究组报道了多种
PLoS ONE:减脂手术导致的口味偏好变化会影响体重
2018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做出的一项新研究,接受RYGB(一种减肥手术)之后,许多患者对甜味和脂肪类食物的口味偏好会有所降低,尽管这种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肥胖症是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流行病,并且是因心脏病和吸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减肥手术,特别是RYGB,是治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作者认为:“病态肥胖患者会接受减脂手术的治疗,这些患者中有很大一部
调整早饭与晚饭的时间能够有助于降低体脂
2018年8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Journal of Nutritional》报道,早餐和晚餐时间的适度变化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在为期10周的“限时喂养”(一种间歇性禁食)研究中,来自萨里大学的Jonathan Johnston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改变进餐时间对饮食摄入量对身体成分和血液风险标记的影响。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参与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成员被要求将早餐延迟90
红脂大小蠹入侵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共生微生物能够加剧害虫入侵。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了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地提高了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在自然环境下,与入侵害虫共生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如何明确共生菌群的功能并且在复杂微生物群落下找出关键性的共生菌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类研究还比较少见。红脂大小蠹是一种源自美国的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自1999年在我国山西省发生后,又陆续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