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细胞龛位置决定干细胞命运

通过将活体成像与在活小鼠身上进行的单干细胞/后代标记相结合。 Valentina Greco及同事发现,位于毛囊干细胞龛不同腔室中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命运。激光消融显示,对毛囊发育至关重要的多能隆突干细胞并不是毛发再生所必需的,因为上皮细胞能重新占据丢失的干细胞腔室。 这些发现表明,一个干细胞在其延伸的小环境(细胞龛)内的位置控制它的长期命运和行为。

2013-10-24

流感疫苗的“群体免疫”效应

许多疫苗所起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保护接种疫苗的个体,通过减少携带感染的患者数量,它们也能够为整个社会群体提供保护,即所谓的"群体免疫"。然而,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标准的流感疫苗,因为病毒变异很快。所以,对于标准的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有效地执行疫苗的接种工作,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对易感人群进行,而非接种整个社会群体。

2012-03-05

专访寻医问药网创始人:轻应用背后的长尾效应

2012年起,移动医疗成为许多媒体人和投资人关注的热点,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移动健康产值将达到118亿美元。

2014-04-02

JEP:研究发现情绪版“分离效应

数学家Savage(1954)在其《统计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一书中提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可表述为:如果知道事件E发生,决策者会采取行动A;知道事件E不发生,决策者会采取行动A;据此,在不知道事件E是否发生的情况下决策者也会采取行动A。

2011-10-12

新技术帮助医生定位肿瘤位置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强大的眼镜,能够使佩戴的医生实时区分健康细胞和癌细胞,更好的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2014-04-14

Nature:可卡因效应是可逆转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最新一期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文章中,作者表示可卡因效应是可逆转的。

2012-11-18

Nature:细菌群感效应成就“生物像素”传感器

1月5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sensing array of radically coupled genetic ‘biopixels’。”,文章中,作者揭示了一种基于“生物像素”的传感器。 第一批合成生物振荡器(设计用来完成单一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网络)是仅仅在十年前才开发出来的。

2012-11-18

BMC Med:流感疫苗并不因流感病毒是否与之匹配均能发挥保护效应

2013年7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圣迈克尔医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大家认为预防流感的流感疫苗不再与流感病毒匹配而使得疫苗不再具有保护效力,但是流感疫苗在预防流感上仍然有效,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MC Medicine上。

2013-07-02

Familiar Cancer:乳腺癌发病具有亲源效应

近日,美国长岛犹太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从父母身上遗传到了乳腺癌风险基因的妇女来说,从父亲遗传到该基因的人要比从母亲遗传到该基因的人早几年诊断出这种疾病,或者说发病的时间要早。该发现发表在Familiar Cancer上。 研究人员对诊断出患有乳房或者卵巢癌症的妇女的年纪进行了分析。

2011-12-30

Science:研究揭示药物在小鼠中如何抵抗阿尔茨海默症效应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poE-Directed Therapeutics Rapidly Clear β-Amyloid and Reverse Deficits in AD Mouse Models,”,文章中,作者揭示了药物在小鼠中是如何对抗阿尔茨海默症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