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研究表明所有年龄组的SARS-CoV-2感染者的传染性水平大致相同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起初是对常规实验室数据的初步分析,后来发展成为有史以来对SARS-CoV-2患者的病毒载量水平的最大规模研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夏洛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25000名COVID-19患者的PCR样本。他们确定了每个样本的病毒载量,并利用他们的结果来估计传染性水平。这就为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疾病严
生物安全法: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
生物安全法15日正式施行。该法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设立“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专章。其中规定,国家加强国境、口岸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联合防控能力建设,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尽早发现、控制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根据该法,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是指中国境内首次出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
PNAS:新研究表明至少50%的SARS-CoV-2感染病例来自没有症状的人
2021年2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纽约市最初一波COVID-19疫情中,只有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病毒感染病例是有症状的。他们发现,无症状病例极大地促进了社区传播,在SARS-CoV-2感染的驱动力中至少占50%。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0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Quant
上海发现首例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大陆首次报告了最初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周刊》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例是一名23岁的女学生,近期从英国乘飞机返回上海,12月14日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当晚被转移到医院隔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月12日,即她飞回中国的前两天,新冠检测结果呈阴性。报道称,她回忆自
Nat Commun:如何理解传染病的传播?
在全球范围内,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病全球爆发后,全世界的科学家一直在大力研究传染病。这不仅包括病毒学家,还涉及物理学家,他们正在开发描述流行病传播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模型对于测试旨在控制疾病的各种措施的效果非常重要。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进化、感染与抗干扰素机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11月30日黑龙江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进化、感染与抗干扰素机制”通过黑龙江省水产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总站、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7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总站邹民研究员任组长。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金星所长及相关处室领
mBio:大规模病例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突变D614G可能让这种病毒更具传染性
2020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涉及美国休斯敦市5000多名COVID-19患者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导致COVID-19疾病的SARS-CoV-2冠状病毒正在积累基因突变,其中的一种基因突变使得这种病毒更具传染性。这种称为D614G的突变位于SAR
一名女性白血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至少70天仍在脱落传染性病毒颗粒
2020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大多数感染SARS-CoV-2冠状病毒的人似乎会在8天左右的时间里活跃地脱落传染性病毒,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了解人们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活跃感染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一种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的疾病和病毒的新细节,这有助指导公共卫生决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院(NIH)、马歇尔大学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