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致命病毒埃博拉可通过空气传播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加拿大科学家得出的新研究发现,致命的埃博拉病毒能够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提高应对这种可怕疾病的难度。埃博拉病毒能够导致严重内出血和多重器官衰竭,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无法治愈的病毒只能通过接触被感染的血液传播。 加拿大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显示,埃博拉病毒无需通过直接接触便可从携带这种致命病毒的猪传染给猴子。
媒体手记11:锚关键词的传播价值
传媒的主流价值,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以往,传媒的主流价值主要是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在中国,‘公信’二字常常被‘权威’取代)。如今,随着读者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的普遍觉醒,特别是微博媒体的出现,由编辑和记者主导的传统传播模式早已风光不再,而碎片化、植入式、潜意识等新兴传播模式,正在大兴其道。
PNAS: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传播的瓶颈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疾病暴发第一阶段,仅仅一个或者两个单一的疱疹病毒颗粒就可以攻击人类的皮肤细胞,造成疾病治疗的困难。
PLoS Pathog:MiniCD4杀微生物剂凝胶或可有效抵御HIV的感染和传播
2012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杀微生物剂协会的研究者通过对非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揭示,一种杀微生物剂的凝胶可以有效抵御AIDS病毒的感染。研究者描述了这种凝胶的关键成分是一种小分子的多肽,其可以作为诱饵来与病毒结合,并且抑制艾滋病毒感染机体细胞。
Cell Reports:消除疟疾传播的关键蛋白
科学家们关闭了一种独特的信号蛋白,以阻止疟疾寄生虫的繁殖。他们制造出一种缺乏古老细菌Shewanella(类似磷酸酶蛋白,被成为SHLP1)的突变体。这种突变体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并在蚊子的生长过程中被终止。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新药物的研发,并终止这一致命疾病的传播。 SHLP1是疟疾寄生虫细胞发育的关键。它存在于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
Science:美发布研究称手机可用来跟踪疟疾传播状况
据美国媒体10月11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短信分析肯尼亚的疟疾传播情况。 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卡罗琳和她的同事们完成。研究人员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约1500万名肯尼亚手机用户的电话和短信进行追踪,并对数据分析研究。
PNAS:新发现为遏制蚊子疾病传播提供新视野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Wolbachia induc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dependent activation of the Toll pathway to control deng
Scientif Rep:开发出可有效抑制朊病毒传播的重组人类朊病毒蛋白
2013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重组的人类朊病毒蛋白可以有效阻断朊病毒的传播,这就为开发治疗及预防朊病毒病的疗法提供了希望和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者Wen-Quan Zou博士表示,这是我们首次揭示重组蛋白可以阻断人类朊病毒的传播。
JEM:动物模型研究PD疾病蛋白的传播
去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少量错误折叠的脑蛋白,可以进入健康神经元,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在帕金森氏病(P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神经元中,α-突触核蛋白(A-SYN)通常存在于大脑中,形成路易体(Lewy bodies)团块。他们发现a-syn的异常形式,即纤维可以“种子”那样诱导a-syn错误折叠,形成聚集。
PLoS Pathog:靶向作用精液中的微生物群或可有效抑制HIV的传播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报道,HIV感染可以重塑精液中细菌和免疫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HIV的病毒载量,这也就说明精液中的微生物组在HIV引发的性传播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