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正性应激"有助于预防青光

2012年4月3日,《每日科学》报道,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研究,已设计出一种预防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Medicine上,首次表明预处理诱导的耐受性可以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通过使小鼠反复暴露在类似于高海拔地区的低氧状态中,增加了视神经细胞的损伤耐受性。

2012-11-18

图文盘点:移植前沿十大仿生机械技术

移植技术已经步入新篇章。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任性发展,包括3D打印技术和生物/机械通信,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开始制造人类器官,“印刷”肿瘤用以评估化疗的疗效,设计思维可控制的假肢等等。这些科技的进步,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我们盘点移植仿生假肢/体10个尖端进展。

2015-03-09

专家解析 吃鱼真的能明目吗

专家指出,鱼眼睛虽然含有营养素,但营养素的含量不高,难以达到补眼作用。如果婴幼儿父母还仅仅停留在吃鱼眼来补眼,是远远不够的。0-4岁是孩子眼睛发育的高峰期,家长要注意保护婴幼儿眼睛的发育,要知道饮食均衡和合理的营养搭配对保护眼睛健康尤其重要。对于婴幼儿视觉健康而言,叶黄素、维生素a、dha、aa等都是有益于宝宝眼睛健康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

2015-02-13

电脑族必吃的补食物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现在,人们坐在电脑、电视前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扇“窗户”长期得不到呵护,自然会出现干涩、视物模糊、酸胀疲劳等症状,轻则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能造成失明。防止眼睛干涩、缓解眼部疲劳,除了需要适宜的光线和充足的休息外,给眼睛“补充营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使眼睛得到充分的“补给”,首先要注意营养平衡,平时多吃些粗粮、杂粮、红绿蔬菜、豆类、水果等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015-02-13

仿生技术篇:因节能和环境负荷小而再受关注

近年来,将生物的机制、形状及构造等应用于工业产品的仿生技术(Biomimetics)再次受到关注。生物在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获得了以微小能量高效发挥功能的形状,以及在常温低压的普通环境中形成复杂构造的机制等。仿生技术就是将这种大自然的智慧融入工业产品的技术。 2012年出现了“以生物多样性为规范的革新性材料技术”(生物规范工程学)的新动向。

2015-02-16

PLoS One:视神经衰弱所引发青光与基因变异有关

近日,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发现了与视神经衰弱所引发青光眼有关的基因变异。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网上科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对1244名青光眼患者(平均年龄64岁)和975名正常人(平均年龄60岁)的基因进行比较后,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某个特定基因都出现了5种变异。

2012-11-18

Soft Matter:宁波材料所在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获进展

关节疾病与组织损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顽固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而且难以治愈。采用人工材料实现组织缺损的填充、置换、再生,是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工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结构操控、生物活性与生物功能的实现与调控等是成功地构建组织工程材料与器件的关键难题。

2012-11-18

Scientific Reports: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用仿生学手段揭示古细菌的酸适应机制

古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不含细胞核和膜包围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常常生存于高温、高盐、高压和极端pH值等极端环境中。古细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一直是微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嗜酸古细菌对质子的防御、适应机理尚未完全揭示。

2012-12-03

Adv Mater:可穿戴柔性仿生纳米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柔性仿生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实现仿人类感知功能(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等)的人造柔性电子器件。

2014-03-17

仿生手为截肢患者带来福音

过去几十年来假肢一直以更轻更坚固更适用的优点存在着,但触摸一样东西的真正感觉,假肢是难以实现的。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