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临床III期数据亮 礼来偏头痛新药lasmiditan有望2018年上市

制药巨头礼来公司最近宣布,公司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的药物lasmiditan在最新的临床III期研究中取得了出色结果。按照计划,公司预计2018年推动该药物进入市场。Lasmiditan是一种口服血清素5-HT1F激动剂类药物。在此次名为SPARTAN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lasmiditan能够帮助患者在两小时内缓解头痛、恶心以及厌光等相关症状。这一结果与之前的SAMURAI研究保持一致。研

2017-08-07

新研究:基因突变可以预防青光

青光眼作为当今全球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深深的困扰着许多人。近日,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青光眼国际研究合作有可能为治疗和预防青光眼指明了方向。这项涉及全世界6大洲36个国家12万多人的研究,用深度基因测序的方法,发现了一种可以预防青光眼的突变基因。这项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Genetics》期刊上。剥落性综合症(Exfoliation syndrome,XFS)是最常见的继

2017-08-02

Nature:研究发现人类用观察的能力是一种遗传影响

 2017年7月10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Warren Jones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人类成长初期只能“用眼观察”来收集信息,这种能力是可遗传的,而自闭症患者的此功能受损。Warren Jones研究员及其同事开展了一系列眼动追踪实验来评估人类面对社交场景时的差异,包括对面孔和相似面孔的关注水平,以及单次眼动的时间、方向和目标。测试对象是338名

2017-07-21

2017年6月6日全国爱日,盘点近期眼睛研究进展

2017年6月30日/生物谷BIOON/---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重要器官,又是人类沟通外部世界的渠道,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看人物、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和亮度的光线,并将这些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如今带眼镜的人越来越多,由其青少年眼疾屈光不正的人也越来越多,给许多人带来不便,在现代高科技发展时代更需

2017-06-30

烟台海岸带所海洋贻贝粘蛋白基仿生传感技术研究获进展

发展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海洋生物大分子及海洋细菌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对于及时快速地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法、生物化学测试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技术;对全细胞的检测,则通常需要通过细胞培养实验来完成。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仪器复杂、设备昂贵、检测耗时长等缺点,仅适用于实验室分析。在海洋环境中,贻贝可通过其足丝分泌贻贝粘蛋白,该蛋白具有优越的粘滞性和良好

2017-06-01

《自然—通讯》:上海交大课题组研究新型仿生纳米药物靶向治疗脑胶质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高小玲课题组,通过构建内核包载siRNA的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载体,将RNAi药物安全递送入脑,并借助Ras激活的肿瘤细胞依赖于巨胞饮“营养蛋白”维持生长和生存的特征,高效靶向Ras激活依赖型脑胶质母细胞瘤,实现精准靶向治疗。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纳米载体克服了RNAi药物易降解、体内循环时间短、靶细胞导向性差、难以通过细胞膜屏障

2017-05-17

美学者研发仿生皮肤提高感官敏锐度,可 3D 打印在皮肤上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仿生皮肤,据说不仅能让人感官一下子敏锐起来,更关键的是,这种材料可以直接3D 打印在人体皮肤上。英国《每日邮报》5 月 12 日报道,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特制打印机打印出这种柔性电子传感设备,外观如皮肤般。打印机4个喷嘴能喷出不同类型的“墨水”以打印设备各个分层。其中,底层是硅胶材质,往上依次为导电油墨制成的电极、硬币大小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能冲洗掉的牺牲层。与传统3

2017-05-15

利用工程化的仿生骨组织或有望治疗人类多种骨髓疾病

2017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骨组织,未来有望为需要移植的患者提供新的骨髓组织。骨髓移植通常用来治疗骨髓疾病的患者,在移植前,患者首先需要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有时候还要联合用药,从而来杀死患者骨髓中存在的任何干细胞。对患者进行预处理意味着能够通过清理患者骨髓的空间来改善移

2017-05-12

这种仿生手能够“看到”前方的物体

据外媒报道,近日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够使用罗技网络摄像头“看到”前方物体的仿生手,并通过软件评估和握住物体。他们的研究本周发表在《神经工程学杂志》上。生物医学工程高级讲师兼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 Kianoush Nazarpour 表示:“使用计算机视觉,我们开发了一种可以自动响应的仿生手。事实上,这就像一只真正的手,戴上仿生手的用户拿起一个杯子或饼干,只要快速查看正确的方向。”该团队

2017-05-05

Neuroscience:揭示单眼剥夺傅立叶相位规则性信息可增强剥夺的主导性

 神经可塑性被认为是生长关键期的一个重要特性。迄今有大量工作通过测量眼优势的改变来研究神经可塑性。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单眼剥夺研究发现成年人视皮层中仍残留视觉可塑性。例如,通过遮盖的方式剥夺单眼视觉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