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行为研究中的潜在偏见

一项研究发现,行为研究比非行为研究更可能报告夸大的发现,这种情况在位于美国的科学家所撰写的科研论文中特别突出。许多偏见可能削弱科学研究,而且,缺乏共识的实验方法、选择性发表结果以及更重视影响力和产量而非质量和可重复性的职业评价体系被认为会让这种偏见加剧。

2013-08-27

Regado降低IPO价格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生物技术公司集中IPO引爆了集资市场的追捧,而Regado生物技术公司本希望搭上这班顺风车,不过现在看来未能如愿。公司原计划以每股14到16美元的价格募集7500万资金缺乏,但是由于投资者反应并不积极,只能被迫降低IPO价格,而募资的总金额也调低到了4200万美元。在去年公司也曾为了其研发的抗凝固剂药物募集资金。

2013-08-24

Nat.Com:日发现婴儿通过观察表情理解行为和认识事物

近日,日本京都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婴儿是通过观察别人面部表情变化来理解人的行为并认识各类事物的。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在线科学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京都大学副教授明和政子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让13名出生8个月和1岁的婴儿以及6只5岁至15岁的黑猩猩观看一段录像,里面演示一名女性把瓶中果汁倒入杯里的过程,然后观察婴儿和黑猩猩视线的变化。

2012-11-18

PNAS:雌激素受体α的沉默表达可影响小鼠的母性行为

一种编码雌激素受体蛋白ERα的基因可以在小鼠大脑视交叉前区的神经元中进行表达,其可以影响小鼠照顾幼崽的行为。 2012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以前的研究表明,小鼠大脑内侧视前区(medial preoptic area)和特定的行为举止有密切关系,比如性倾向、运动、攻击和照顾幼崽等,参与这些行为的化学作用目前并没有人清楚。

2012-09-18

Neuron:科学家发现脑波的行为编码规则

神经科学中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大脑是怎样在细胞水平为思维——如认知和记忆编码的。已有证据显示,不同的神经元集群代表了不同的信息,但还没人知道这些集群是什么样子或怎样形成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通过研究猴子行为,揭示了神经元集群怎样形成思维,并为思想的灵活变化提供支持。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上。

2012-11-30

Mol Syst Biol:开发出具有利他行为的工程菌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表示,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工程化细菌,其可以通过牺牲自己而立于别的细菌群体的生长,这同时也揭示了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对于细菌群体的生存变得具有特殊的优势。

2012-11-22

Sigma-Aldrich王淳:新品牌Vetec高品质亲和力价格服务本地用户

Sigma-Aldrich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淳接受生物谷采访 2012年10月16日下午,Sigma-Aldrich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淳接受生物谷等媒体采访。王淳就Sigma-Aldrich即将推出Vetec品牌回答了记者提问。王淳表示,Vetec是Sigma-Aldrich旗下新成员,是以极具亲和力的本地价格为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常用生化和化学试剂。

2013-02-26

默克密理博宣布2013年产品价格上涨

2012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克密理博(Merck Millipore)近日宣布,计划从2013年1月1日起,提高化工及生物制药工艺解决方案(processing solutions)的收费,价格涨幅为4%~6%,理由是近期及预期成本的增加、宏观经济走势、通货膨胀及其他因素。

2013-03-04

:新研究称鸟类“印记行为”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刚出生的雏鸟会将首次看到的移动物体视为“父母”,这就是鸟类的“印记行为”。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鸟类脑内的甲状腺激素对这一现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印记行为”是通过直接印象进行的学习行为,只限于鸟类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错过了这段时间,这种学习能力就会丧失。

2012-11-18

PLoS Pathog:首次揭示鼠弓形虫进入大脑并影响个体行为的分子机理

2012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12月6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首次揭示了,寄生虫-鼠弓形虫如何进入到人类大脑中来影响宿主的行为表达,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开展。 鼠弓形虫可以引发弓形体病,这种寄生虫比较常见,其可以感染全球30%至50%的人群,同样也可以感染动物,如家猫。

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