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iabetes:使用干细胞技术阐明罕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者通过使用来自Wolfram综合征(一种罕见的糖尿病)个体的皮肤产生的干细胞,揭示了糖尿病个体β细胞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生化路径。

2013-11-16

Cell Reports:研究衰老果蝇帮助解释老年人代谢功能障碍原因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年轻的孩子可以吃万圣节糖果袋,第二天仍能感觉良好,相比而言,成年人食用糖果后会遇到各种痛苦?近日,科学家揭示分子进化和基因FOXO可能是罪魁祸首。 在果蝇中开展的研究,Buc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机制,有助于年轻果蝇适应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果蝇衰老,同样的调控机制出现错误,代谢平衡被破坏。

2013-10-16

Int J Cardiol:他汀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12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心脏病学杂志》(Int J Cardiol)的一项研究论文"Beneficial effects of statin treatment on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表明

2012-11-18

ARD:类风湿关节炎与勃起功能障碍相关

近日,发表于《风湿病学年鉴》的一篇论文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与勃起功能障碍(ED)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男性RA患者发生ED的风险较非RA患者高出2/3。 既往研究提示,RA患者可能更易于发生其他疾病,并与心血管风险增高和慢性炎症相关。

2012-11-18

美食品药监局批准Stendra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7日批准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新药Stendra(阿伐那非)。 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无法勃起或维持勃起困难。估计美国有30万男性受到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Stendra是口服制剂可根据需要在患者性活动30分钟前服用。医生应按Stendra起效规定的最低剂量处方。 “此批准扩大现有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案的选择,使患者通过向医生咨询选择他们需要的最适当的治疗。

2012-05-03

亚当斯泌尿科诊所成为韩国首家获得“亚太1号许可证”的勃起功能障碍诊所

罹患勃起功能障碍的更年期男性可“植入阴茎假体” 韩国首尔 -- (美国商业资讯) --亚当斯泌尿科诊所(Adams Urology Clinic):男性40岁时,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雄性激素含量减少意味着性欲减退和性功能减退。同时,性交次数持续走低,危及夫妻关系。 更年期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后,可导致紧张、自信心减退和抑郁。因此,迫切需要适用的对策和治疗。

2013-08-22

Diabetes:抑制TNF-alpha改善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

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BD)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状之一,8%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膀胱功能性障碍。然而, DBD相关的分子发病机制仍然悬而未决,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来开展相关。 最新研究阐述了肝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双敲除小鼠模型中DBD的发病机理,肝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敲除的老鼠容易得2型糖尿病。

2012-11-18

Sprout制药斥资2000万美金研发女性性功能障碍药物

根据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s)关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结果,Sprout 制药融资2000万美金改良由勃林格殷格翰研发的flibanserin,以期获得FDA的批准。已经有一群投资者愿意为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投资,希望在没有额外临床实验的前提下这种药物可以得到批准。 如果药物成功被批准上市,对于Sprout公司而言一切先期投入都会得到回报。

2012-07-16

Neurology:肥胖等代谢因素与认知功能下降加快相关

2012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根据在2012年8月21日发表于Neu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并且伴发高血压和代谢异常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比别人在认知能力下降上更快。 代谢异常被定义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列风险因素:血压高或服用高血压药、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或“好”胆固醇、高血糖或服用糖尿病药物、高甘油三酯或服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2012-11-18

Infec Immun:揭示线虫感染或可抵御机体肥胖和相关的代谢障碍

2013年4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近日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对小鼠模型进行线虫感染,发现其可以帮助小鼠抵御肥胖。 在全世界范围内,胃肠道线虫感染了将近20亿人口,截止到20世纪有些研究者依然认为几乎每个人机体中都有线虫。

201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