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亿万富翁投资支持3D打印绿色环保人造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实验室人造肉排将拥有真实肉质口感,全球最大在线支付平台——贝宝的创始人投资拨款,计划使用3D打印机制造人造肉。 亿万富翁投资者皮特-泰尔(Peter Thiel)财力支持一个美国项目,使用3D生物打印机技术来制造美味的人造肉排。 为了帮助“现代草地”公司实现这一目标,泰尔通过泰尔基金会拨款16万-22万英镑。
专家委员会称人造H5N1流感病毒研究安全 可以公开发表
2012年3月31日,2项制造出更具传染性流感病毒的研究,引发了舆论的哗然和科学界激烈的辩论。周五,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推翻了之前的建议,并推荐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的全部细节。 委员会主席Paul Keim博士称,新的研究手稿明确显示,这些实验并不像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危险,他同时指出,这些研究的益处更大。研究的信息可被用于预测环境中哪些禽流感病毒可能具有引发流感大流行的潜力。
聚焦Science & nature:“人造人”违反社会伦理
艾斯罗马(Asilomar),这个词可能在一般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美国加州美丽的海滩。而在生物学家脑中恐怕就是另一幅景象了。
全球首个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药物诞生,FDA批准罗氏Lucentis第四个适应症
罗氏Lucentis正与拜耳Eylea展开激烈竞争,Lucentis率先拿下DR适应症,标志着对Eylea的绝佳反击。但Eylea正步步逼近,罗氏必须抓住首发优势,竭尽全力快速抢占市场。
历史上十大人造食物灾难盘点
编者的话:近期,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关注。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食物正威胁着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10个灾难时刻。本期,《生命时报》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为您详细解读。
Nat Commun:用人iPS细胞和小鼠心脏来人造人心脏组织
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来自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在小鼠心脏支架上培养的功能性人心脏组织。这一人造个性化心脏构造的新方法有可能帮助研究早期心脏形成,或最终在临床前试验中派上用场。 通过一个将心肌“补种”到去细胞化的整个心脏中去的过程来人造心脏组织的方法在一个大鼠模型中已显示了希望,但以前试图用人胚胎干细胞再植去细胞化小鼠心脏的努力都未能产生功能性的心脏构造。
干细胞探秘:让视网膜“重生”
山中伸弥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干细胞研究者也同时吐气扬眉了一把。这种神奇的细胞被科学家们称之为“上帝细胞”,如同上帝粒子一样,它能分化、成长为人体的任何器官,眼、耳、鼻、喉、大脑、肾脏、神经……当然也包括视网膜。
Neuron: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
Neuron杂志于8月9日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题为“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魏宏平等在杜久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Nat Cell Biol:发育中视网膜细胞的瓦氏效应
近日,研究者发现处于增殖期的非洲爪蟾的视网膜细胞采用的是有氧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表明以往Warburg effect只发生在肿瘤细胞中的认识是片面的,Warburg effect或许普遍存在于增殖代谢中。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