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大学研发的人造心脏有望提供永久性修复

尽管人造心脏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现在在美国只有一种被批准用于人类使用,而且只是为了让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继续让他们的心脏保持跳动。然而,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开发的设备旨在成为一种永久性修复。OHSU 人造心脏由现在已经退休的 Richard Wampler 博士发明,其与衍生公司 OregonHeart 合作于 2014 年开始研究该设备。该公司自此停止运营,因此该大学去年接管

2018-03-1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小编推荐会议:2018先进体外诊断行业峰会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1 

2018-02-28

总局发布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等4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

2018-02-26

瑞士科学家用磁性微粒开发人造“白血球”

 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消息,该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团队用磁性微粒材料研发出一种人造“白血球”,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人体器官在受到病菌等侵害时,人体将调动血液中的白血球(如嗜中性粒细胞)迅速进入相应的器官组织,吞噬病菌或产生抗体,帮助机体防御感染。在这一过程中,白血球在人体血管内有着独特的运动方式,像风中的气球一样沿着血管壁旋转前进,甚至能够逆血管中血液

2018-02-12

麻省理工学院“类脑芯片”最新突破:人造突触问世,可将人脑能力“复制”到芯片 ,终端 AI 威力或不再受限

"-->人脑最不可取代的便是其综合处理的能力。人脑被柔软的球状器官所包围,这个器官大约含有一千亿个神经元。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空间,突触中可交换神经递质)传递指令给数以千计的其它神经元。人脑中有总计超过 100 万亿的突触介导大脑中的神经元信号,在加强一些信号的同时也削弱一些其它信号,使大脑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识别模式(pattern),记住事实并执行其它学习任务

2018-02-10

人造软骨有与天然软骨相似的“神奇”功能

软骨是身体内一种非常“神奇”的组织,它具有无与伦比的液体强度。在软骨组织中,80%的成分是水,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应对很强大的压力。合成的材料往往难以与天然的软骨相媲美,直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和中国江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Kevlartilage”。这是一种基于芳纶的材料,芳纶是一种合成纤维,被广泛所知的是它用于防弹背心,其强度可见一斑。另一种材料是聚乙烯醇(PVA),这是一种常见的水凝胶软骨中的材

2017-11-20

利用转基因干细胞再生完整的人表皮

培育出的表皮薄片,图片来自CMR UNIMORE。2017年11月10日/生物谷BIOON/---多亏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医生组成的国际团队,一名因患上一种危及生命的遗传病而丧失了大部分外层皮肤的7岁叙利亚难民如今在他的大约80%的身体上有了利用他自己的细胞培育出的转基因皮肤。而且正如该团队于2017年11月8日在Na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的那样,这名男孩表现良好。这篇论文的标题为“Re

2017-11-10

Nat Chem Biol:人造胰岛细胞能够响应高血糖环境分泌胰岛素

2017年10月31日/生物谷BIOON/---目前治疗I型糖尿病以及一些II型糖尿病都需要长期性的、痛苦的胰岛素注射过程。然而,最近来自北卡洛琳娜大学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类更加对患者友好的治疗方法:一类能够响应血糖变化自动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细胞。这些人工胰岛细胞(artificial beta cells,ABC)模拟了机体自然的血糖控制功能。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将这些细胞注入患者体内,每隔几天

2017-10-31

科学家建人造精子介导高效产生点突变 新方法

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文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结合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和半克隆技术,实现了点突变小鼠的高效制备。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遗传学报》。建立点突变小鼠模型,尤其是致病基因点突变的小鼠模型,对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疾病的致病机制至关重要,但是通过传统的同源重组编辑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耗时耗力。近年来,通过 CRISPR-Ca

2017-08-26

Eur Res J:肺脏表皮细胞衰老促进肺纤维化的发生

2017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来自德国肺脏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的一项最新成果,肺纤维化可能是由于细胞"老化"导致的。在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们已经能够在细胞培养水平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阻断细胞老化的进程。肺纤维化会导致患者的肺组织结痂,进而导致恶性的肺功能紊乱。具体地,肺泡结构的表面会受到影响。如果疾病的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