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纳米人造细胞未来可用于制造抗生药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大自然是一位聪明的化学家,并不像仅在实验室烧瓶中进行冒泡反应,而是通过酶和核糖体等细胞机械式地逐步构造分子。目前,基于人造核糖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化学家能够赶上地球25亿年来的生物进化,纳米机械有朝一日将作为“蛋白质工厂”,成功组装青霉素等抗生素。
人造物体飞出太阳系的时刻正在来临
新华社洛杉矶3月20日电(记者郭爽)美国研究人员20日发表报告说“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脱离太阳系,不过美国航天局官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还不能确认这一点。这些争论表明,人类正在迎来人造物体飞出太阳系的历史性时刻。
人造迷你肌肉可产生、储存电能
研究人员创制了会对环境中的湿度作出反应并产生电能的特种多聚物薄膜,这种电能可被小型发电机所储存。Mingming Ma及其同事设计了这种新型的薄膜;他们提出,由这些薄膜产生的少量的能量最终可被用来为微型电子设备供电。这些多聚物薄膜的作用如同致动器或人造肌肉,它们在吸收水的时候可变大并在排出水的时候会收缩。
德首个人造机器精子问世:可输送药物和受精
人造蛋白:从试管牛肉到苍蝇蛋白
2013年8月2日讯 /生物谷 Bioon/--自2011年10月地球人口增加至70亿以来,对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蛋白质来源表示担忧。各国科学家以及民间人士纷纷想出奇招应对这一危机。如下分别介绍一下科学家的思维和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考虑。
人造皮肤发明者约翰·伯克逝世 享年89岁
据《纽约时报》消息,人造皮肤发明者约翰·伯克(John F. Burke)11月2日因胰腺癌逝世,享年89岁。 约翰·伯克1922年7月22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51年从哈佛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81年,时任哈佛医学院教授的约翰·伯克和MIT机械工程系教授Ioannis V. Yannas合作发明了首个商业化可再生的人造皮肤。
英国男子配全套人造心脏:3年跳动2亿多次
英国人马太-格林一家 全球有超过900人移植了Syncardia系统公司研制的这种全人造心脏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人马太-格林现年40岁,他将成为英国第一位带着一整套人造心脏从医院走出来的人。 医生植入他胸腔里的仪器,比它取代的真正的心脏稍大一些,重量低于6盎司(170.10克)。它在背包携带的一个泵和一个电池的帮助下,把血液输送到格林的全身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