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更准确鉴定脑瘤种类!
2018年3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国际团队将甲基化指纹信息输入到一种机器学习算法中,以找到不同种类的脑瘤。在他们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中,该团队描述了他们如何通过研究DNA甲基化指纹信息创造一个可以鉴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系统,同时他们还报道了这种算法的准确率。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对医生而言,准确鉴定病人特殊种类的肿瘤很困难,因为检测种类很少,但是
美国大学研发的人造心脏有望提供永久性修复
尽管人造心脏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现在在美国只有一种被批准用于人类使用,而且只是为了让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继续让他们的心脏保持跳动。然而,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开发的设备旨在成为一种永久性修复。OHSU 人造心脏由现在已经退休的 Richard Wampler 博士发明,其与衍生公司 OregonHeart 合作于 2014 年开始研究该设备。该公司自此停止运营,因此该大学去年接管
Development:新研究揭示子宫里的胎儿运动的关键原因!
2018年3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为什么胎儿会在子宫里面移动——为了生成更强壮的骨头和关节,结果表明运动可以刺激一些关键的分子相互作用,引导胚胎中的细胞和组织形成功能性更强、可塑性更高的骨骼。如果胎儿不运动,就可能会失去一个关键信号,这会导致胎儿的骨头脆弱易碎或者关节异常。图片来源:Development早期胚胎中的细胞接受生物学信号以引导它们在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
艾伯维子宫肌瘤新药3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艾伯维(AbbVie)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今日宣布,子宫肌瘤在研新药elagolix的3期临床研究ELARIS UF-II(M12-817)达到了主要终点。本次研究是另外一项关键3期试验ELARIS UF-I(M12-815)的重复性试验,其研究结果已于2018年2月公开。此次研究证实了第一项试验的结果,显着减少了子宫肌瘤患者的重度月经出血,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
科大讯飞机器人落地 和基层医生一起坐诊
日前,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正式开始在合肥庐阳区“实习”,辅助基层全科医生每天完成诊疗工作。据了解,“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由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可以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迅速生成了电子病历并给出了病情诊断,医生在看到“智医助理”的诊断后进行确认,此后便可通过“智医助理”查看病人病史,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指南和该对症使用的药品。科大讯飞官方表示,通过智能语音相关技术,“智医助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
DNA 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丁宝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课题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灏课题组合作,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 therapeutic in response to a molecular trigger in vivo 为题,发表在 N
FDA延长艾尔建子宫肌瘤药物PDUFA审批期限
小编推荐会议:新药研发“推新选优”项目路演活动 美国FDA最近宣布,将延长艾尔建(allergan)公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新药醋酸乌利司他的PDUFA审批期限直至今年8月份。FDA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公司提交的新药数据。而去年艾尔建公司向FDA提交申请时,曾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获得FDA的相关批准。醋酸乌利司他此前于2012年在欧洲市场以商品名Esyma上市销售用于治疗患有子宫肌瘤的
饮食真的能够帮助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疾病症状吗?
2018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疗法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疾病会影响十分之一的育龄女性健康,常会诱发患者月经量过多、疲劳及性生活疼痛;有些患者甚至会经历更严重的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当前诸如外科手术和避孕药等疗法常常是侵入性,或者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因此互联网上就有人提出了很多其它类型的疗法,包括针灸和饮食策略改变等,有些女性表
瑞士科学家用磁性微粒开发人造“白血球”
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消息,该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团队用磁性微粒材料研发出一种人造“白血球”,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人体器官在受到病菌等侵害时,人体将调动血液中的白血球(如嗜中性粒细胞)迅速进入相应的器官组织,吞噬病菌或产生抗体,帮助机体防御感染。在这一过程中,白血球在人体血管内有着独特的运动方式,像风中的气球一样沿着血管壁旋转前进,甚至能够逆血管中血液
Nat Biotechnol:我国科学家利用DNA纳米机器人在体内高效靶向癌症
2018年2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开发出的DNA纳米机器人能够在血液中运行,发现肿瘤,并且递送一种导致血液凝结的蛋白,从而导致小鼠中的癌细胞死亡。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