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Letters:中国科学家开发出DNA纳米机器人 或能高效靶向杀灭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细胞
2019年6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梅奥诊所数据显示,大约20%的乳腺癌都会制造异常高水平的HER2蛋白,HER2是一种名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特殊蛋白,当其显示在癌细胞表面时,信号蛋白就会帮其失控增殖,同时其也与乳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直接相关,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no Letter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四川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DNA纳米机器人,其能有效
Cell Rep:研究人员确定了女性月经周期中再生子宫内膜的干细胞来源
2019年6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女性的生育期里,子宫每个月都会脱落并再生内膜组织,为怀孕或下一个周期做准备。人类生殖这一古老而重要的部分背后的过程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最近由耶鲁大学病理学家Wang Min领导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和一种基因参与了这个每月一次的活动。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研究人员使用激素来刺激小鼠的月经。然后,他们用荧光显微镜检查了生殖周期不同阶段的子宫组织切片。最后
Cell:机器学习帮助全面认识抗生素杀菌原理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发现,在抗生素杀灭细菌的过程中,核苷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抗生素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好的杀菌方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3种抗生素,以及约200种与代谢有关的物质,将它们搭配组合,观察不同组合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他们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与杀菌效果相
印度研究人员3D打印出人造皮肤
印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成功用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出人造皮肤,具有与天然人体皮肤相似的解剖学结构和生化特性等,将来可在化妆品、皮肤药物等测试中广泛应用。人类皮肤主要分为由成纤维细胞等构成的真皮层以及由角质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等组成的表皮层。这两层之间的连接形态是波浪状的,它给表皮层提供机械支撑,使两层相互粘在一起,以支持皮肤结构稳定。印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采用3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成功
磁性机器人可送纳米药物深入肿瘤组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带领的国际科学团队设计出一种微型磁性机器人,可突破血流阻力将携带药物的纳米颗粒送至肿瘤或其他病灶深处。纳米颗粒药物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显现出诸多益处,但存在易受血流阻碍、难以深入组织等障碍。新近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3D打印出来的机器人和细胞大小差不多,有像细菌鞭毛一样的结构驱动机器人前进,表面涂有一层镍钛合金,可被外部磁场控制从而深入病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模
改善人类健康的那些“机器人”!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多种特殊“机器人”。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 Commun:新型机器人检测技术能够帮助实时诊断生育风险doi:10.1038/s41467-019-08799-6最近,研究人员开发了新的机器人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诊断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该技术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可用于比现有方法更快,更便宜地测量影响生育,
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实现子宫内胎儿遗传疾病治疗
2019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一种动物模型中成功地阻止了一种致命的肺部疾病。这种动物模型中,一种有害的突变会导致幼体出生后几小时内死亡,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这项概念验证性研究表明,子宫内编辑可能是一种在出生前治疗肺部疾病
首个3D打印的“人造心脏”诞生 有望变革器官移植
以色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之国”。位于中东,饱受战火冲突的以色列其国土面积虽不如北京与上海的总和,人口也只有区区800万,却已经诞生了10多位诺奖得主。今日,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项突破。一支科研团队用人类的脂肪组织,通过一系列神奇的操作,最终成功3D打印出了一颗“人造心脏”。它虽然只是一个微缩版的原型,却是人类“首次成功设计并打印出一个具有细胞、血管、心室
法国首例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实施
法国上塞纳省一家医院4月12日宣布,一名法国女性3月31日成功接受子宫移植手术。这是法国境内实施的首例人体子宫移植手术。这名法国女性34岁,先天无子宫。当地时间3月31日,她在上塞纳省福煦医院接受了人体子宫移植手术。用于移植的子宫来源于她的母亲。这一手术由法国卫生监管部门批准和授权。手术首席负责人让-马克·阿尤比表示,目前患者及其母亲的身体状况良好。接下来,“术后10个月以后,待患者的
新研究用DNA分子组装类生命“软机器人”
美国和中国科研人员近期合作设计出一种以DNA(脱氧核糖核酸)为材料构成的类生命“软机器人”,可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为驱动实现自主运动,未来有望用于开发生物芯片等。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在这一系统中,DNA分子被合成组装为一种层级结构,在可提供能量的液体中按指令、自动地进行生长与降解。研究显示,这种“软机器人”从只有55个核苷酸碱基的DNA分子增殖数千万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