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机器学习”帮助鉴定磷酸化位点
EMBL的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MBL-EBI)的研究人员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参考磷酸化蛋白质组,将近120000个人类磷酸化位点。为了识别最重要的成员,他们使用了一种机器学习方法,能够根据功能重要性对其进行排名。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探索中药的归经理论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汤靖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中药的归经。该方法将有助于理解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该项目由赫尔辛基大学汤靖教授的网络药理学课题组和华东理工大学唐赟教授的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共同合作完成。该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上。什么是中医?中医已经在千年临床中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Lancet HIV:子宫中暴露于HIV药物依法韦仑可增加儿童小头畸形和发育迟缓的风险
2019年12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报道接受含有依法韦仑(efavirenz)的抗HIV药物治疗的女性所生的儿童出现小头畸形(microcephaly)的可能性比接受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女性所生的孩子高2到2.5倍。与正常头大小的儿童相比,小头畸形的儿童发育迟缓的风险也更高。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Lancet
Nat Commun:机器学习帮助揭示大脑记忆的形成机制
2019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编码短期记忆的关键,进而在认知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Camilo Libedinsky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与设计计划高级讲师Shih-Cheng Yen等人发现,大脑额叶中的神经元群体在动态变化的神经活动中包含稳定的短期记忆信息。这一发现可能对理解
PNAS:科学家有望利用癌症药物来治疗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9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影响数百万女性健康的疾病,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一种癌症药物或能有效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疾病症状。研究者表示,利用二氯乙酸盐来处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细胞就能降低细胞中乳酸盐(一种
Elife:机器学习与表观遗传学药物发现
2019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新药发现模式。近日,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显微镜图像中收集信息,从而可以进行高通量表观遗传药物筛选,从而可以开辟针对癌症,心脏病,精神疾病等的新疗法。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eLife》杂志上。文章作者,
研究发现通过无监督迁移学习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 脑功能影像数据机器学习分类的跨中心泛化性
在临床研究领域,机器学习已被广泛用于优化脑影像数据分析和建立预测模型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类。评估泛化性是对预测模型性能评价的重要步骤,然而对该方面问题进行探讨的临床研究却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与国际合作者开展了一项专门基于静息态磁共振成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机器学习分类泛化性的探讨。其中,研究者们采用内
FDA批准LENVIMA+KEYTRUDA联合疗法治疗特定类型子宫内膜癌
卫材(首席执行官:内藤晴夫)和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沙东(NYSE:MRK)今天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LENVIMA(中文名)(卫材发现的口服激酶抑制剂)和KEYTRUDA(中文名)(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沙东的抗PD-1疗法)的联合疗法,用于治疗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在既往全身疗法后出现疾病进展且不适合接
“人造皮肤”达到临床终点 显著减少烧伤患者自体皮肤移植需求
日前,总部位于英国的生物医药公司Mallinckrodt宣布,其在研皮肤再生组织制品StrataGraft在用于治疗部分厚度烧伤(也称为二度烧伤)的关键3期试验中,达到了试验的共同主要终点。预计,Mallinckrodt将明年初为StrataGraft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二度烧伤会影响皮肤的最上面两层。这些烧伤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并且在初次治疗后会愈合或恶化到完全厚度(或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