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研究人员实现人脑与互联网连接
南非金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将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从这个项目获取的数据将直接推动人工智能学习和脑机接口的发展……在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金山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医学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员首次发明了一种人脑实时连接互联网的方法。它被称为“大脑互联网”项目。实质上,这个项目将大脑转变为万维网上的物联网(IoT)节点。该项目通过使用连接到用
《细胞库质量管理规范》出炉!(附全文)
9 月 19 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发布了《细胞库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公告显示,《规范》是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相关规定和指导原则,经业内骨干企业及专家的研讨,为适应我国细胞库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细胞库质量管理,促进行业自律而制定,《规范》公示期 7 天,如有关单位或个人对本标准有异议,可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联系人:李昂,联系电话:010-62115986-605,电子邮箱:l
Cell Systems:大型基因组数据库分析或能帮助寻找和未来疾病发病风险相关的遗传突变
2017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临床医生们会越来越多地使用遗传测试技术来寻找罕见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但寻找到病因仅仅是我们对抗疾病战斗的一部分,基因组分析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就是预测遗传突变是否是引发疾病的先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增加研究人员预测遗传突变作为疾病病因的
九九归一 执一不失 —— 海尔生物医疗协办中国生物样本库(青岛)会议隆重召开
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时维九月,天朗气清,在美丽的青岛崂山脚下,2017年9月6日至9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和全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海尔生物医疗协办的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青岛)系列培训班在索菲亚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历时四天,五十余位全国生物样本库和转化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230余位
原能细胞亮相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库大会
2017年7月21日至23日,CRYO2017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大会于在安徽合肥盛大召开。大会由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作为国内自动化低温存储的先行者,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共同参与了大会筹备。本次大会是一次集低温生物医学,生物保存技术,低温保存设备和生命样本库"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国际盛会。400多位来自全世界致力于低温生物科学基础研究,低温生物转化医学,低温动植物科技
Nature:国家基因库参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
8月3日,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美国Salk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国家基因库合成与编辑平台合作完成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最新重量级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在中国、美国、韩国的国际合作组的通力协作下,科学家第一次成功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早期胚胎中对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安全修复。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
国家基因库参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揭示早期胚胎编辑在单基因遗传病安全防治方面的重大潜力
2017年8月2日(北京时间8月3日),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美国Salk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国家基因库合成与编辑平台合作完成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最新重量级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在中国、美国、韩国的国际合作组的通力协作下,科学家第一次成功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早期胚胎中对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安全修复。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
探秘国家基因库:在这里读懂“生命天书”
早已灭绝的猛犸象还能复活吗?利用在冻土层里发现的猛犸象完整个体,通过基因技术和干细胞技术获得猛犸象胚胎细胞,再为该细胞寻找合适的“代孕妈妈”,或许人们有一天可以见到这种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庞然大物。过去,生物的遗传信息好像一本艰深的“生命天书”。现在,人们可以“读懂”乃至“编写”它。201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卫计委批准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大鹏半岛组建国家基
人脑更爱虚拟信息
人们不应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人类视觉也有盲点,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些,因为人脑会补足细节空白。近日,新研究显示,人们更相信“虚拟景象”而非真实情况。未参与该研究的英国卡迪夫大学的Christoph Teufel表示,“知觉不会为我们呈现真实的世界。它会受到我们已经概念的‘污染’。”视觉盲点是由每只眼睛背后的无光敏细胞区域引发的。由于两只眼睛可以相互补充,因此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些盲点。但如果一只眼
细胞浏览器:机器学习预测出的3D干细胞图像库
原文以Machine learning predicts the look of stem cells为标题,发布在2017年4月5日的《自然》新闻上。原文作者:Amy Maxmen。网站包含数以千计的3D干细胞图像,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某些疾病,譬如癌症。没有两个干细胞是完全相同的,即便它们是基因克隆体。4月5日,一个规模巨大且对公众开放的3D干细胞图像在线目录,揭示了这惊人的多样性。这些图像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