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失业是人生最佳考验
演讲后,有位金融机构的主管来找我签书。他买了六本一模一样的书,要求我写下六个名字,和勉励的话。「他们是…?」「我的同事,年底被资遣了。」年轻的主管很难过的说:「年初,他们都是我应征进来的。工作表现也都不错,现在迫于大环境的影响必须离开,我好舍不得。」这一波裁员潮,影响确实广泛。中高阶主管、基层职员和从人力公司来的派遣人员都被波及。比较起来,年轻时失业,并不算太惨。
不懈追求新的人生境界和智慧——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熟睡中的葛均波医生,“葛医生,有个急性心梗病人需要您手术。”“好,我马上来。”凌晨4点,葛均波赶到医院为病人手术,随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葛均波院士) 已经数不清多少次接到这样的电话,这个华东地区第一条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10多年来已经抢救了约2000例患者。
Trends Mol Med:一种新的结核病疫苗可以拯救数百万人生命
2012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肺结核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尽管大部分人接受疫苗接种,但肺结核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新的合成疫苗取代尤其是在这种传染病流行的地区流行的无效的疫苗是非常迫切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8日的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
Aeterna公司公布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药物AEZS-130 3期临床结果
6月26日,加拿大肿瘤药物公司Aeterna Zentaris宣布,3期临床实验最终结果表明,口服生长素激动剂AEZS-130用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GHD)是安全且有效的。 3期临床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最初设计为AEZS-130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L-精氨酸(ARG)在AGHD患者与对照者的交叉实验,AGHD患者与对照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雌激素水平、性别及年龄相匹配。
PNAS:应用抗体-化疗联合疗法,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PNAS发表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应用抗体-化疗联合疗法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率,这种效应可能依赖于治疗过程中肿瘤的血管功能,并且提出将PIGF作为检测药效的生物标记以及将VEGFR1作为抵抗治疗的生物标记。
绿色王国的躬耕人生:植物"活字典"吴征镒院士
他是当今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他长年在野外工作,用“脚底板”发现植物,时常遭遇危险,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 “极命草木”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有吴征镒院士亲笔书写的八个字“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这也正是他毕生的事业追求。 吴征镒与植物结了一辈子的缘。
李家洋:华人生物学家对国内学界有五大积极影响
华人生物学家钱煦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2011年度七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名单,华人生物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钱煦(Shu Chien)榜上有名。 钱煦,生于北京,1949年移居台湾。1957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职。 同时宣布的还有五位美国国家技术与创新奖章获得者名单。颁奖仪式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白宫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