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人工无膜细胞器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天然无膜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研究,启发了科学家有目的地改造甚至从头设计无膜细胞器,赋予工程化细胞更好的或以往没有的新功能。

2022-11-28

遗传编码膦配体及人工金属蛋白(酶)设计研究中获进展

该工作首次运用遗传密码子扩展(GCE)策略,将非天然的膦配体引入生命体系,进而发展了含非天然膦配体的人工金属蛋白(酶)的构建策略。

2022-12-01

研究人员在人工神经肌肉纤维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体可以感知外部刺激并通过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协同作用对环境做出反应。例如,蜗牛的触角在被触摸时会产生收缩,这种应激性反应有助于蜗牛避免突然的危险,并增加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022-11-22

抗癌又抗衰,这款免疫疗法堪称患者的「生命拯救者」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命存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长。“衰老”作为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不可忽视。从古至今,人们对永生的渴望可以说是只增不减。古有帝王为延寿寻

2022-11-30

近期科学家们在CNS杂志上发表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CNS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2022-11-27

Cell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通过与机体“争夺”膳食抗氧化剂维持生命

该研究表明转运蛋白EgtUV是宿主相关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氧化还原调节的一种普遍保守的机制。膳食麦角硫因的种间竞争可能广泛影响了宿主生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炎症反应、神经生物学、心血管健康以及肠道微生

2022-11-22

生命科学」赛道解读会直播预告,11月18日15:30

人类的发展史和与人类自身疾病做斗争的时间轴从来都是相重合的,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探索始终未停止过,生命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人的终极生命长度上限的不断打破。

2022-11-14

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召开!

2022年12月4日,“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成功召开。

2022-12-05

繁衍的证据永久刻在“生命的骨头”上

生育对女性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涉及方方面面,不管是在生理、心理层面,还是职场发展方面。如今,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极大提升,再加之社会发展为女性的生育自由提供了些许可能

2022-11-21

Cytiva与植恩生物聚力共建重庆“生命芯谷”

双方将在生物药生产平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转化和人才培训领域探索多种可合作可能,建设满足新兴市场需求的多品类FlexFactory灵活工厂生产线,打造先进、多样且规模化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聚力建设西部。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