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内首台HiSeq X Ten开始服务:基因组测序降至万元

国内第一台HiseqX已于近日入驻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诺禾致源基于该平台推出了人全基因组测序服务,首次将价格降至万元。

2014-05-20

Science:研究者首次实现对细菌基因组的重编码 使得细菌可有效抵御病毒感染

2013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和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对有机体的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编码,并且改善了细菌抵抗病毒的能力。 研究者Farren Isaacs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实现了对遗传代码的基础性改变,通过使用新型遗传代码来创造出有机体使得我们可以扩大研究生物功能的范围。

2013-10-18

Veter Res:大鲵虹彩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变化

大鲵 (或称娃娃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为我国所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虹彩病毒在全球范围普遍流行,是侵染众多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原。有证据表明,虹彩病毒是包括蛙和大鲵在内的两栖类自然种群显著下降或消亡的原因之一,而鉴定虹彩病毒病原并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发相应病害防控技术的前提。

2013-10-24

PLoS Pathog: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揭示HIV病毒变异情况

在感染的最初几周内,艾滋病毒的基因突变在破坏有效的早期免疫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针对不太可能发生变异的局部病毒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Ragon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同样采用了已经彻底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下一代(next-generation)技术以研究艾滋病毒如何在感染后的头几个星期内就发生变异

2012-11-18

J Contro Relea:张晓玲等阐述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研究进展

非病毒载体各种细胞内吞途径示意图 近日,国际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张晓玲研究员的最新综述文章“Uptake mechanisms of non-viral gene delivery”,文章中,研究者阐述了在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的研究进展。

2012-11-18

中东新型冠状病毒已致85死亡

中东新型冠状病毒已致85人死亡。

2014-03-31

Nature:H7N9流感病毒基因组历史

Yi Guan 及同事研究了最近在中国人群中出现的H7N9流感病毒的演化史。通过在流感爆发后不久所进行的实地监测,作者提供了若干新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34个H7N7基因组、3个H7N9基因组和19个H9N2基因组、以及从在2000年和2013年间在中国南方收集到的存档分离菌种得到的197个序列。

2013-10-10

J Virol杆状病毒核心基因ha72功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杆状病毒核心基因ha72功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3-12-12

NEJM:中国学者首次发现卵“外衣”缺失及其致病基因

3月27日,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中国学者的一项重要发现。在这篇来自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肖红梅团队的原创性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人类卵子透明带缺失病例,成功破译其致病基因,并对致病机理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据信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卵子透明带缺失及导致人类透明带缺失的致病基因。

2014-04-11

PNAS:特定基因OXTR使更友善

美国研究人员在11月14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有特定基因特征的人比没有该基因特征的人更友善、更关心人,而陌生人能很快做出区分。 这种变异与人体的催产素受体基因有关,催产素有时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因为它常在做爱时出现,且能增强亲密关系、同情心和其他社会行为。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场实验,实验中23对夫妇的基因型为研究人员所知但不为观察者所知。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