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中国人群中发现2型糖尿病关键致病变异体!
研究人员对来自不同中国人群的基因组进行了调查,以确定新的和已知的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会导致一个人的血糖水平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Karen Mohlke,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中心和上海工业技术研究所的Wei Huang以及他们的同事在2018年4月5日发表的PLOS遗传学新报告中报告了这些发现。2型糖尿病影响全球超过4.22亿人,至少有30%发生在东亚人群中。一个人患2
EMBO Mol Med: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或能快速发现阿尔兹海默病风险人群
2018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并没有有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疗法,然而科学家们常常会说,药物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实际情况的阻碍,即阿尔兹海默病只有进展到晚期地步才会被诊断出来,这时候采取干预手段已经为时过晚了,在患者表现出典型的诸如记忆缺失等症状之前,患者的阿尔兹海默病被认为已经开始出现很长时间了。图片来源:psychcentral.com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M
Cel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适合多个年龄段人群 能有效抵御多种流感病毒感染的通用型流感疫苗
2018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为改善新型流感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者表示,能够更好靶向作用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NA)的流感疫苗或许能为人们抵御多种流感病毒毒株的感染提供更为广泛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图片来源:NIH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主要会靶向作用
福布斯:2018中国将以快速创新引领亚洲医疗市场
小编推荐会议:2018新药研发东方论坛据估计,2018年亚洲医疗行业市值将增长11.1%,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科学技术的应用、医疗创新以及院外护理是推动医疗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估计,到2018年,亚洲医疗行业将增长到5170亿美元。在亚洲,医疗行业所承担的种种挑战,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进一步联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问题
摄入低卡路里甜味剂会提高超重人群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2018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摄入低卡路里甜味剂会提高人们患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的风险,对于肥胖人群来说风险更高。这项研究在最近于芝加哥召开的第100届内分泌学会议上得到了展示。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风险因素的集合,包括扩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异常以及脂肪过多等。这些因素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导致心脏病以及中风的发生。同时这些因素会提高三到五倍患糖尿病的
防控出生缺陷,关怀生育健康 ——华大基因&协和医院启动中国多中心孕期人群常见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项目
中国多中心孕期人群常见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项目启动仪式揭幕2018年3月18日,在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生育健康临床应用(ICG13·RH)上,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发起了中国多中心孕期人群常见单基因携带者筛查项目。该项目拟通过对不低于4000例孕妇,及高风险孕妇的丈夫进行百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得出中国孕期人群的携带情况数据;并通过产
葛兰素史克每日一次哮喘药物Relvar Ellipta 获欧盟批准扩大适用人群
2018年03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呼吸药物Relvar Ellipta(fluticasone furoate/vilanterol,FF/VI,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的II类标签更新,扩大该药的适用范围,用于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组合方案已充分控制病情的哮喘患者。Relv
美最新研究确定阿司匹林受益人群,吃的不对适得其反
【阿司匹林可降低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第六十七年度科学会议的研究,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人,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降低了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或住院的风险。但数据也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非致命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这一发现有些自相矛盾,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这项研究是第一个评估阿司匹林作为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措施。阿司匹林是一种血液稀释剂,强烈推荐给以前曾患
抑郁症预防有新法,新研究确定脑电活动预知抑郁症易感人群
【大脑活动网络预测谁易患抑郁症】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更容易出现类似抑郁症状的老鼠,表现出不同的脑电活动网络。杜克大学神经科学家和电气工程师的新研究表明,利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电颤音,可以提供一种预测和预防抑郁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在应激事件后,小鼠的大脑电活动网络更容易出现类似抑郁的症状,而有弹性的老鼠身上却没有这种情况。如果在人类身上复制,这些结果可能是朝着预测一个人容易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研究提出亚洲鳞齿鱼演化研究新观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详细研究了我国贵州、云南2.4亿年前的兴义亚洲鳞齿鱼的解剖学特征,解决了该古鱼类半个多世纪来令人困惑的分类学问题,提出亚洲鳞齿鱼不是鳞齿鱼类而是近鲱形类弓鳍鱼目的近亲(预言鱼目)的新观点。亚洲鳞齿鱼代表中国三叠纪预言鱼目最年轻的化石记录,其重新归类证明预言鱼目在华南海(古特提斯洋东部)至少存在四百万年的演化历史。预言鱼目鱼类可能起源于华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