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thods:贺思等揭示基于高精度质谱鉴定化学交联肽段的方法

2012年7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实验室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贺思敏教授领导的pFind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Cross-linked Peptides from Complex Samples”的文章。

2012-11-18

PLoS Pathog: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发现类似HIV的病毒 或起源更早

2013年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在非洲非人类灵长类机体中存在的一种类似于HIV的病毒存在了至少500万年至1200万年。

2013-01-27

EHP:暴露化学物质三丁基锡中可致后代肥胖

2013年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将怀孕小鼠暴露于低剂量的化学物质三丁基锡(TBT)中可以导致其后代表现出肥胖的症状,三丁基锡是一种海洋防污漆,也是一种抗真菌制剂。

2013-01-27

Cell Reports:染色质调控取决基因与表观遗传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巧用基因敲除技术,用同一基因插入酵母染色体上的90个不同位点。他们发现,插入的基因并没有改变附近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环境,而插入环境的差异会明显影响基因的活性。 由DNA和蛋白组成的染色质构成了细胞核,研究人员指出染色质调控中并不存在通用的“组蛋白密码”,染色质调控取决于基因与表观遗传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2013-01-07

Nature:两项研究揭示大部分抗癌药疗效取决癌细胞基因组成

多数抗癌药疗效取决于癌细胞基因组成 日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抗癌药药效好坏取决于癌细胞的基因组成,如果进行针对性用药,提高药物敏感度,癌症疗法的疗效或可更上一个台阶。相关两份研究成果3月28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 科学家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同癌症相关的基因在发生突变的时候,药物敏感性会随之发生变化。

2012-11-18

Science:研究发现幼体暴露细菌可持久增强免疫系统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小孩子玩泥巴等暴露在细菌中的行为被认为可以帮助持久提高免疫力、远离哮喘和过敏。然而这一切背后的路径却一直没有搞清楚。 3月22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小鼠中确认了一种机制,或许能够解释暴露于微生物在哮喘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常见形式——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2-11-18

Envir Sci & Tech:昌平等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降解研究获进展

双酚A(BPA)使用量大,在环境中存在广泛,是备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组致力于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近期研究揭示了氨氧化细菌对BPA的转化机制。

2012-11-18

取决利益相关人的互信机制及其所依赖的法律环境

专利值钱吗? 值多少钱? 从最近在国外发生的几起大规模并购案例来看, 每个专利的价值在10万~100万美元之间。 在国内, 由于专利侵权保护机制并不完善, 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 围绕专利侵权进行的诉讼的风险太高, 收效太低, 最终影响了专利价值。和其他领域相比, 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侵权在取证、起诉、审判、执行等方面的难度更高。问题根源首先在专利拥有人。

2011-09-06

PLoS One:“主动痛”弱“被动痛”

主动运动是指生物体自主发起的运动。以往的研究发现,主动运动对视觉、听觉和触觉都会产生显著的抑制性影响,而对于痛觉的调节尚缺乏相应报道。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非研究员的研究团队考察了主动运动对机械性痛知觉的影响,并通过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其可能的神经机制。

2011-09-06

PNAS:潘俊等揭示纤毛长度调控机制

2013年7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俊敏教授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loop phosphorylation of a protein kinase is a molecular marker of organelle size that dynamically reports flagellar length”的研究论文...

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