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eta Engin:李寅等创建出利用二氧化碳生物合成丙酮的新途径

二氧化碳(CO2)既是主要温室气体,又是宝贵的碳资源。创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实现利用太阳能将CO2高效生物转化为石油基化学品,将为解决全球资源和能源问题开辟一条新路,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是具有代表性的低值、大宗石化产品之一。我国每年的丙酮消耗量超过11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

2012-11-18

Science:利用基因改造细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

一种组合的电化学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代用品。图片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Han Li。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如今,通过不同方法产生的电能仍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储存。化学电池、液压泵和水裂解遭遇低能量密度储存或者与当前运输基础设施不兼容的问题。比如当前储存电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锂离子电池进行储存,但是储存的能量密度较低。

2012-11-18

Nature:二氧化碳通过内陆水体的转移

最近几十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陆水体会将数量相当大的CO2释放到大气中。

2013-11-21

PNAS:二氧化碳可制生物燃料

众所周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从太阳来的辐射,这也是导致气候暖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的工业产品,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用途。据Phys.org网站报导,这种方法就是以遗传学的方法改造细菌,使其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利用二氧化碳产生出有用的东西来。

2013-04-01

Nature:海中撒硫酸铁或有助吸收二氧化碳

7月18日,Nar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向海中播撒硫酸铁以促进藻类生长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会带来怎样的生态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还不能加以推广。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极附近某个海流相对平静的海域进行了实验。这里的海水缺乏铁元素,藻类生长不旺盛。研究人员在总面积167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播撒了数吨硫酸铁,并持续一个多月观察藻类生长情况。

2012-11-18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

2012-10-10

PNAS:地下二氧化碳储存的独特挑战

为了帮助缓解未来的气候挑战,碳捕获与储存(CCS)方案提出捕获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地下深层的多孔岩石从而长期贮存,而一项研究报告说,成功地实施这样一个方案将需要根据地下储存库的独特历史和环境从而对每一座地下储存库进行仔细的评估。为了让碳捕获与储存(CCS)能够发挥作用,必须让二氧化碳在地下储存数千年时间,而一些地球学家认为,这个注入的过程可能为地下的储存库加压,足以打开断层让二氧化碳逃出。

2013-07-09

Covidien上市新款二氧化碳图监护解决方案

Capnostream® 20p床边监护仪提供用于提升住院患者安全性的改良性能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美国商业资讯)--全球领先的健康保健产品提供商和患者监护及呼吸治疗器械领域公认的创新者Covidien今天上市了Capnostream® 20p床边监护仪。

2013-10-15

Photosynth Res:两种大型淡水植物二氧化碳浓缩机制

沉水植物缺乏功能性气孔,植物体-水体边界存在着阻隔气体扩散的静水层,水中自由CO2扩散缓慢,这些因素使水生植物普遍受到低浓度无机碳的胁迫。

2013-11-25

Nat Climate Change:二氧化碳能致鱼类反应迟缓

鱼类失去对危险的反应能力,增加了其被吃掉的可能性 近日,科学家发现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的作用就像酒精所产生的效果,造成鱼类不能判断风险以及容易失去感觉。这种“中毒”症状使得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加剧,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