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磷酸化转录因子,调控植物防卫基因诱导表达
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证实,MPK3/MPK6通过磷酸化一个ERF转录因子,调控了植物防卫基因(Defense Gene)诱导表达和真菌抗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的植物学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密苏里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张舒群(Shuqun Zhang)教授,其现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计划”专家。
JBC: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BMP/Dpp信号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肌微管素相关蛋白4(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了BMP/Dpp信号,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期刊》(JBC)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唐宏研究员和潘磊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唐宏研究员主要从事冠状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Cell:揭示丙酮酸激酶PKM2磷酸化组蛋白H3并诱发癌症的分子机制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刊登在8月16日的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田纳西大学的研究者表示,一种供给癌细胞营养的代谢类蛋白质也可以通过松弛DNA盘绕形成染色体的包装来激活肿瘤促使基因的表达。通过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进行研究,研究者揭示了丙酮酸盐激酶M2(PKM2)可以通过影响组蛋白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2020年亚洲聚乳酸产能将占世界一半
据《塑料新闻》报道,泰国国家创新局和德国Nova Institute GmbH公司近日在分析报告中称,到2020年,亚洲的生物基聚乳酸(PLA)树脂产能将超过北美,位居世界之首。 据估计,全球PLA产能数将从2011年的18.2万吨攀升至2020年的72.1万吨,而亚洲的产能预计将接近一半,超过35万吨。
:磷酸化Rb蛋白结构被破解
近日,Genes&Development杂志报道,研究者首次解析了磷酸化的Rb蛋白结构,揭示了它失活的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磷酸化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蛋白(Rb)通过抑制Rb与E2F转录因子及其他调节蛋白形成复合体来驱动细胞增殖。 研究发现,Rb 608位丝氨酸的磷酸化造成一个弹性的口袋状结构域环。该机构模拟并直接阻断E2F反式激活域(E2FTD)的结合。
The EMBO J:揭示乳酸杆菌促进机体肠道健康的分子机制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特殊的肠道细菌对于维持果蝇及小鼠的肠道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这些肠道菌群对于果蝇和小鼠全身的健康也至关重要;这些特殊的肠道菌群中,尤其是乳酸菌可以促进宿主上皮细胞的生长,对于维持肠道平衡非常必要,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
Nature Immunology:MST4磷酸化TRAF6抑制免疫应答新机制
周兆才研究组首次发现生发中心激酶MST4能够直接磷酸化TRAF6,抑制免疫应答反应。该研究对治疗因过度炎症反应造成的机体损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J Neurosci:降低磷酸化蛋白1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毒性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在Marco Prado博士的带领下,Western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大脑试图保护自己免受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毒性蛋白影响的机制。 Prado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对有关朊蛋白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发现,β-淀粉样蛋白肽的毒性是AD的主要元凶之一,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肽与朊蛋白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其毒性。
乳酸菌在水产行业应用
城东港区前进工业基地L-乳酸项目试生产在即
位于城东港区前进工业基地的L-乳酸项目,是江西省科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日本最大的乳酸制造商武藏野化学研究所联合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项目主要研制生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及系列产品,其工艺技术、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