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Biol Evol:揭示X染色体上的特殊逃逸基因或和个体精神损伤直接相关

2013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在机体X染色体上发现了很多数量的“逃逸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在此前研究中并未发现过;该研究为科学家理解人类的精神损伤疾病提供了一定思路。

2013-10-09

GE医疗集团认可韩国的乳房X线摄影技术,同意收购Vatech下属的Rayence的部分资产

GE医疗集团通过收购高端数码乳房X线摄影术,可以低廉的成本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同时拓展乳房X线摄影术产品阵容 此次收购代表GE韩国分公司的增长策略,“立足韩国,服务世界” 双赢伙伴关系将为Rayence通过CMOS探头的供货合约进军海外市场创建平台 韩国首尔-- (美国商业资讯)--GE医疗集团(NYSE: GE)今天宣布...

2013-06-24

Cell Res:X染色体连锁的智力障碍研究的新希望

CUL4B是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家族的一员,定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连锁的智力障碍(XLMR)患者,常常伴有该基因的突变。CUL4B缺陷患者常表现为青春期滞后,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巨头等一系列综合征。但CUL4B基因的具体功能却一直都是个谜。

2012-11-18

Nature:X染色体沉默新进展

在雌雄哺乳动物个体中,X染色体的数目不同,为保证雌性个体不会有多余的X染色体基因产物,需要一种途径来解决雌雄个体X染色体计量上的差异,在雌性哺乳动物中,通过剂量补偿(dosage compensation)来随机失活2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 Xist基因与X染色体失活有着密切关系,在雌性个体中,失活的X染色体周围包裹着大量Xist基因的转录物。

2012-05-17

PLoS ONE:心跳紊乱检测有新法 X射线可生成高分辨三维图像

心脏三维图显示控制心脏节律的组织纤维。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X射线技术,可显示心脏肌肉组织纤维是否有节律跳动,有助于未来提高医疗手段及医学深入研究。 心脏需要在规律节奏下保持稳定的血液循环,以维持身体各个部位的血液供给。它通过协调肌肉组织的行动循环血液,并指挥组织进行必要的分送电波以触发每一次心跳。

2012-11-18

PCCP:吴爱国等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方面获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安全、灵敏的影像检测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影像技术之一。MRI造影剂主要是通过改变组织中氢质子周围的局部磁场,缩短氢质子弛豫时间,并利用不同组织中氢质子浓度不同导致弛豫差别,可进一步提高对病变组织的分辨率。

2012-11-18

PLoS Genetics:X染色体数目引起肥胖的性别差异

一般来说,男女两性在体重,脂肪分布及代谢疾病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之前的研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男性及女性体内不同性激素的作用。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研究人员Karen Reue等人发现,细胞内X染色体的数目是肥胖表现出性别差异的内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0日发表在PLoS Genetics。

2012-05-15

新一代高端流式细胞分析仪BD LSRFortessa X-20面市

近日在圣地亚哥召开的CYTO 2013年会上,BD生物科学发布了新一代高端流式分析平台BD LSRFortessa X-20。其30英尺见方的小巧的机身,整合了最新的激光和光学技术,可以同时配置5根激光器,同时检测20个参数,是多激光多色实验最理想的平台,满足高端科研用户的需求,可谓流式细胞仪的巅峰之作。 多种强力选择 创新的激光选项包括覆盖全光谱的各种固态激光器。

2013-05-31

The Breast:研究发现女性乳房大患乳腺癌风险也大

根据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和西澳X光乳房检查服务处(BreastScreen WA)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乳房较大的女性要比乳房中等大小的那些女性拥有更高的乳腺癌发病率。 论文通讯作者、西澳大学临床副教授Liz Wylie说,这项研究特别强调了对所有女性而言,定期进行乳房X线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拥有较大乳房的女性而言。

2012-11-18

Scientific Reports:一种新型、智能、肿瘤靶向的磁共振造影

1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立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Controlled intracellular self-assembly of gadolinium nanoparticles as smart molecular MR contrast agents。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