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echnol Biofuels: 新型酵母可将木糖转化为乙醇
生物燃料是当前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但是现在常用甘蔗和玉米等农作物中所含的葡萄糖来制造生物乙醇,这导致了生物燃料与人争粮的矛盾。 新一期英国《生物燃料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杂志报道说,新加坡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酵母,可把植物废料中的木糖转换成乙醇,从而避免生物燃料与人争粮的矛盾。
首个二代纤维燃料乙醇项目获批 推低碳技术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纤维燃料乙醇项目,龙力生物成为国内唯一能够规模化生产二代纤维燃料乙醇,并且获得国家定点生产资格的企业。 二代纤维燃料乙醇的开发将推动发展低碳技术,减排温室气体,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有助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环保。
科学家将转基因蓝藻成功转变成能源 或替代乙醇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近来采用蓝绿澡、阳光、二氧化碳以及细菌生产出了丁醇,该物质为碳水化合物,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 可作能源使用的丁醇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原料丰富并且可再生,并且丁醇的产量潜力巨大,比用玉米和蔗糖生产乙醇效率高出20倍左右。
美国: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先进乙醇原料
美国一名决策委员日前透露,美国联邦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清洁型乙醇的原材料,这将为种植户提供新的赚钱机会,同时还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西堪萨斯州地区的一个生产厂已经斥资数百万美元进行整修,争取尽早实现将高粱加工成为高质量的乙醇。
纤维素燃料乙醇“酶”好时代
秸秆、甘草、树叶,这些在很多人眼中称之为‘废料’的东西,其实都是宝贝。他们甚至可以成为车用燃料。而酶就像是打开生物世界的钥匙,它是一种蛋白质,通过它的催化作用,能够将植物废料中的植物纤维转化为糖,然后再经发酵制成为乙醇。将这些乙醇添加到燃料中,能够降低石油燃料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我们把这种用非粮食作物生产出来的乙醇称之为第二代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实现无废水排放
由江南大学和天冠集团共同完成的燃料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循环新工艺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的项目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首次形成了燃料乙醇生产中无工艺废水排放的绿色制造技术,并首次提出了发酵生态工程学新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治理以木薯及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取得了根本性和方向性的突破,其技术路线及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推进产业化实施。
BP取消美国纤维素乙醇工厂计划
英国石油公司(BP)日前表示取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建立纤维素乙醇工厂的方案,意味着它今年将退出使用非粮食作物生产“新一代”乙醇汽油的计划。 据悉,该计划是利用高粱和甘蔗等坚韧稻科植物生产纤维素生物燃料。在使用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燃料的优劣论中,纤维素生物燃料曾被视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尽管拥有政府授权,但它如今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各家企业都很难进行商业化生产。
丹麦公司成功将木薯转变为生物燃料乙醇
据外媒报道,由丹麦生物技术公司诺维信(Novozymes)所领导的研究项目,已经成功将莫桑比克盛产的木薯转换为生物燃料乙醇,大幅减少莫桑比克民众燃烧煤炭中毒事件。 据报道,这家将木薯(cassava)转换为乙醇燃料的公司,位于莫桑比克东南部城市贝拉(Beira),成品出厂后,再运往其他城镇销售。
山西煤化所醋酸加氢制乙醇技术中试成功
日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610课题组开发的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技术成功在小店基地完成中试并实现平稳运行,实现了催化剂与工艺的全面验证。这一中试项目规模为50吨/年,采用工业型非贵金属催化剂,醋酸转化率>99.8%,乙醇选择性>99.5%。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是煤经甲醇、醋酸制乙醇技术的核心单元,技术中试的完成,标志着山西煤化所煤制乙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HS收购美国乙醇工厂
5月1日,美国能源粮食公司CHS宣布,该公司就与英国SinavLimited达成完全收购其股份的协议,其中包括位于伊利诺伊州罗谢尔且年产量达1.33亿加仑的乙醇厂Illinois River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