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型分子的识别为开发抑制丙肝病毒的新药带来希望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分子,这种分子可以吸附到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上,进而阻止丙肝病毒进行复制再生。丙肝病毒是一种慢性感染病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超过1.7亿人的健康,可以引起人类肝脏的疾病甚至肝癌的发生,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在美国,每年因为丙肝病毒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为HIV死亡的人数。
Gastroenterology: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母亲的子女易患突破性乙肝
4月出版的《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刊登台湾大学肝炎研究中心Huey-Ling Chen博士及其同事的文章,称携带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孕妇最可能将HBV传染给其已接种疫苗的子女。HBeAg阳性孕妇的子女发生“突破性”HBV感染的几率为9.2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的子女(0.23%)。
PLoS Pathog:魏海明等揭示乙肝病毒在人体长存的分子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图 3月15日,国际病毒学顶级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海明和田志刚教授研究组的科研成果----TGF-b1 Down-Regulation of NKG2D/DAP10 and 2B4/SAP Expression on Human NK Cells Contributes to HBV Persistence。
丙肝病毒包膜的结构添加到收藏夹
目前还没有针对丙肝病毒的疫苗,所以重要的是要对该病毒的感染过程有更多了解。Joseph Marcotrigiano及同事获得了丙肝病毒表面糖蛋白E2的核心域的晶体结构。
Nucleic Acids Res:程红等揭示乙肝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促进无内含子mRNA核质转运的机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程红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Sub-Element in PRE enhances nuclear export of intronless mRNAs by recr
研究揭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转录后调控元件促进无内含子mRNA核质转运的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研究人员揭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转录后调控元件促进无内含子mRNA核质转运的机制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南发俊、左建平研究员领衔研制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1.1类新药—异噻氟定(NZ-4, W28F)及其胶囊,历时7年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于2012年3月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同意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Hepatology:鉴定出抑制丙肝病毒的细胞渗透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抑制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阻断病毒复制的细胞渗透肽,这能导致肝癌和肝硬化。 这个研究发现,由病理学副教授、本研究通讯作者Samuel French博士所做的,建立在French实验室的先前工作之上,此先前工作鉴定了两种细胞蛋白,它们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重要因子。
BMC Biol:使用分子进化技术来分析大型丙肝病毒爆发的流行态势
2013年7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丙肝病毒(HCV)快速分子进化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揭开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两所西班牙医院疾病爆发的病毒来源,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研究者使用一种进化技术从当时感染的患者机体中分离出了丙肝病毒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