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表明:办公室久坐或损害免疫系统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学者发现,久坐不动可能对血液和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危害健康。研究集中在重要的造血组织———骨髓上。该研究被认为几乎找到了人体充满活力的新原因。 学者发现,在经常运动的情况下,干细胞会转变成骨组织,如果不运动,干细胞就变为脂肪。目前,这只是对老鼠所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人类可能也是这样。 实验中,老鼠每周运动三次,每次不超过一小时,这个运动量刚好改善了机体的造血功能。

2011-09-15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2014-03-25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2014-03-19

浙江大学发现胆碱能神经元可调控睡眠觉醒行为

一群睡眠中的小白鼠“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

2014-03-18

PII:研究发现催产素促进求助行为

俗话说,“两人分担,困难减半”,但不少人张不开嘴,宁愿独自面对。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催产素能够增强困难时期对他人的信任感,有助于向他人寻求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困难。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人类行为研究中心的马克·埃伦博根和克里斯托弗·卡多佐进行一项双盲实验,让100名学生使用催产素或安慰剂鼻用喷雾,然后让他们遭遇社会排斥。

2013-07-18

:神经递质转换及其行为结果

在发育过程中,突触活动已被证明能够重新指定神经递质表达,但在成熟的大脑,神经递质的身份被认为是固定的。Dulcis等人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感官刺激能够在成年小鼠大脑中接入神经递质表达,这将会影响行为。

2013-07-12

PLoS ONE:人的饮食行为受共餐伙伴影响

与他人共餐时,你很有可能会模仿对方的行为并实时采取,而非以你自己的节奏吃东西,根据2月2日发表于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 这种行为被发现在互动的起始阶段而非结束阶段更加显著。由荷兰Radboud大学的Roel Hermans领导的一项研究为先前确立的一个现象提供了见解,即人们所吃食物的总量与共餐伴侣的食物摄入量相关。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