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的通知
2012年12月05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 为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严格处方投料生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见附件)及其他剂型或规格,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固定以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投料使用,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替代。
阿胶行业迎来新机遇 中药走出去成战略目标
12月12日,2012中国阿胶冬至滋补文化节在阿胶原产地——山东东阿县隆重启动,正式开启国人冬季滋补养生的大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本次文化节期间,还将按照唐朝的传统,在冬至子时举行阿胶井开封大典、炼制九朝贡胶。
安国中药饮片产量占国内市场近三成
安国市大力发展中药提取和饮片深加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培育了一批高附加值品牌。目前,该市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达到24家,有生产批号的中成药品种达510个,其中有河北省著名商标9个;中药饮片年加工能力7万余吨,年产值逾2.5亿元,产量已占到国内市场的30%。 药业作为安国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
缺乏相应标准和法规将困扰中药材网上流通交易
3月14-16日,商务部在成都召开中药材流通分析网上直报培训会议。根据该会议透露出来的消息,商务部已着手中药材流通领域的网上统计数据和市场流通情况分析工作,相关的中药品种包括人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等传统大宗交易品种在内。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价格起伏过大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目前中药材交易方式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药国际化入世十年回顾及前瞻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仍以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等原料型产品为主,出口额占比均在80%左右;而中成药产品占比则相对较小。以2011年数据为例,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仍为提取物,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占比达48.5%;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7.7亿美元,占比33%,位居第二;中成药出口额为2.3亿美元,占比仅为9.9%。
: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揭秘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
中药材整体行情持续降温 降价是目前主流
业内料明年仍会窄幅调整,并呼吁产销透明减少价格大起大落 用来补气健脾的太子参售价同比下降了22.73%;用来活血行气的川穹同比下降了28%......中药材在几年的高烧后,从下半年开始进入持续降温状态。但作为我国使用量较大的大众中药材品种三七却在8月同比下滑25%后,最近价格又迅速“回暖”。
降脂药的市场分析(中药篇)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类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转运全身, 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于高脂蛋白血症, 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一类常见的疾病。
中药西化演进 主导国际标准需凭国家实力
现在国际上对中医药的理解存在误解,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多方面来展示中国的实力很有必要,从神龙尝百草开始,中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主导中药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可能。 中药国际化前景未明 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文中提到“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方针。
PLoS One:果德安等中药丹参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果德安课题组自2000年起,针对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的特点,应用现代生物学、化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对中药丹参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体内代谢、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发表与丹参直接相关的SCI论文39篇,总影响因子(按至2010年五年期平均统计)为86.327,论文累积SCI他引502次。申请相关专利6项,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