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大会续会开幕 呼吁全球团结一致科学抗疫
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续会9日开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再次呼吁全球团结一致、科学抗疫。此次会议为期6天,是5月世卫大会的延续。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仍以视频方式召开。会议将讨论全球卫生领域面临的一些最紧迫问题和紧急情况,包括仍在肆虐的新冠疫情。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000万例。谭德塞在会上致开幕辞,再次呼吁全球团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46403652例
世界卫生组织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46403652例。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日15时46分(北京时间22时46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40577例,达到46403652例;死亡病例增加5719例,达到1198569例。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貂体内变异新冠病毒会影响疫苗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6日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丹麦最新出现的感染养殖貂的变异新冠病毒会影响未来新冠疫苗的效果。丹麦政府日前宣布,鉴于该国已出现多起貂将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给人的案例,政府决定扑杀国内所有养殖貂,并对貂养殖场较多的7座城市实施更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丹麦卫生大臣马格努斯·霍伊尼克5日晚间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病毒发生变异可能对在研新冠疫苗效果产生
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并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
东亚更新世斑鬣狗化石的古蛋白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饶慧芸、研究员刘金毅和副研究员张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益民、哥本哈根大学教授Westbury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邵庆丰合作,报道东亚更新世斑鬣狗化石的古蛋白序列,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东亚斑鬣狗化石的分类及其与非洲现生种间可能的基因交流。斑鬣狗(Crocuta Crocuta)是Cr
2020年世界淋巴瘤日:共话淋巴瘤全程管理,助力患者走向治愈
2020年9月15日,值此世界淋巴瘤日之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淋巴瘤之家和罗氏制药中国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暨“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政府代表、权威专家、患者群体及各界爱心人士,以“循来路、看今朝、展未来”三大篇章致敬中国淋巴瘤诊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消灭野生脊灰病毒,是全球根除这种传染病的“重要跳板”
当地时间8月25日,世卫组织(WHO)发布新闻稿宣布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即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已在尼日利亚被消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尼日利亚代表Peter Hawkins先生表示:“这一历史性成就不仅标志着整个非洲大陆野生脊灰病毒的灭绝,而且是实现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的重要跳板。”根据世卫组织公开信息,2型和3型野生脊灰病毒已被消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康复血浆疗法尚未证实有效 或导致多种副作用
当地时间8月24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针对美国授权医疗机构可紧急使用康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血浆来治疗新冠住院患者,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康复血浆疗法已有超过100年历史,曾用于不同种类的传染病,对一些疾病有效但对其他疾病没什么效果。全球已有多项针对新冠肺炎康复血浆疗法的临床试验,但仅有少数发布了结果,且结果表现不
世卫组织:中国首次无新增病例“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9日在日内瓦表示,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谭德塞当天在例行疫情简报会上说,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8000例,但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谭德塞说,世卫组织已向68个国家运送了个人防护装备,向120个国家运送了150万套新
早白垩世鸟类繁殖系统研究获进展
从恐龙到鸟的演化涉及到一系列关键特征的改变,生殖器官就是其中之一,如雌性恐龙体内和现在的爬行类动物相似,仍保存两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但大多数现生鸟类的雌鸟仅保留了左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鸟类丢失了一侧的输卵管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周忠和团队在早白垩世鸟类繁殖系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通讯》(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