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梅奥诊所减少衰老相关干细胞功能障碍和代谢疾病

在最近在线发表于《eLife》期刊的研究中,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在自然衰老的小鼠中发现了减少衰老相关干细胞功能障碍和代谢疾病的方法。

2016-03-23

Nature:中性粒细胞——乳腺癌肺转移的重要“帮凶”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癌细胞靶向药物开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治疗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通常不是特别有效。许多研究表明癌细胞对它们所处的微环境存在依赖性,因此靶向肿瘤中的非癌细胞组成成分可能是新型治疗方法开发的重要基础。但是人们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宿主应答所发挥的作用仍了解较少,限制了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

2015-12-15

Nature:体内微生物促进中性粒细胞衰老加重炎症性疾病

近日,来自美国艾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鼠模型发现体内中性粒细胞衰老与其促炎症活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中性粒细胞衰老会受到微生物的驱动。

2015-09-24

Cancer Immunol Res:中性粒细胞或可介导口腔癌的转移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反馈回路或许是口腔癌发生转移的原因,文章中研究者揭开了一系列特殊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口腔癌发生转移扩散之间的明显关联。

2015-08-10

science: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是如何迁移的?

炎症反应一般由血管化组织的损伤引起,它能够通过清除微生物,愈合伤口实现机体的稳态控制。然而,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也能够引发机体的病变。因此,我们需要对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导机制有系统的了解。然而,最大的难题在于炎症组织内部的信号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想从中找出某一条清晰的线索是比较困难的。

2015-05-14

Nat Immunol:中科院再发文,中性粒细胞识别DNA分子机制

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当感染或炎症反应发生时,中性粒细胞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病发区域。目前已知的触发天然免疫反应的感受元件以TLR为代表,它们可以识别来自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分子,从而引发下

2015-03-04

BBRC:抑制Wnt1表达减少乳腺癌干细胞转移

乳腺癌是妇女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癌症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癌症干细胞(CSC)假说的提出阐明了癌症干细胞对于乳腺癌的发展和复发至关重要。 靶向癌症干细胞与标准化疗相结合可以防止癌症复发,提高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干细胞以非贴壁形式培养。要确定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靶点,可养人员研究了4T1小鼠乳腺癌细胞在球体形式培养或在单层细胞培养情况下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2012-11-18

Ariad公司启动ponatinib粒细胞白血病III期随机试验

2012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Ariad制药公司已启动了ponatinib的一项III期随机试验。Ponatinib是一种实验性Pan-BCR-ABL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该药也能选择性抑制其他某些酪氨酸激酶,包括FLT3、RET、KIT、FGF、PDGF受体等。 Ponatinib 的EPIC试验,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新诊患者中开展。

2012-07-31

NEJM: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高强度治疗可减少心血管死亡

现行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推荐呼吁保持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少于45%,但这一治疗策略并未得到随机化临床试验的验证。意大利Consorzio Mario Negri Sud研究所的Marchioli博士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红细胞比容处于45%—50%的患者相比,达到红细胞比容少于45%目标的患者心血管死亡和主要静脉血栓显著性降低。

2013-02-15

J Cell Biochem:脂肪酸合酶减少促进缺氧肿瘤细胞死亡

细胞在低氧胁迫情况下会激活一种适应性反应,而一旦细胞不采取适应性的反应就会发生细胞死亡现象。虽然有些机制已经被大量报道,单缺氧环境下细胞死亡的背后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最近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脂肪酸合酶(FASN)的表达是增加的。在高增殖效率的细胞中,肿瘤相关的FASN被认为对膜脂的产生和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是必要的,但确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