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森实验室致力与全球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改善人类健康
2019年11月4日,杰克森实验室开启了中国秋季论坛的第一站,上海站,这是杰克森实验室自2018年底成立中国团队后,再一次启动与中国科学家们的学术交流之旅。随着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使用各种疾病模型来模拟人类疾病,而在研究过程中,有关模式动物的遗传稳定性至关重要,而这一点正是作为拥有超过90年小鼠遗传学经验的杰克森实验室一直坚持和强调的。 杰克森实验室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dison T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一代减肥药物候选靶点
超重和肥胖及其并发症在世界范围内呈爆发性流行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且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亟需长效、安全的肥胖预防和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治疗肥胖的药物主要通抑制食欲和营养吸收,但效果极其有限。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是消耗能量的脂肪,已有很多文献报道,其激活可减轻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鉴于棕色脂肪在防治肥胖等相关代谢
中国科学家发现保护线粒体新化合物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豆状结构的线粒体是三磷酸腺苷(ATP)的来源,而ATP是生物体内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当线粒体受损时,神经系统疾病就会迅速恶化,导致了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如中风和帕金森症。鉴于线粒体损伤在几种常见和毁灭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发保护线粒体的药物至关重要。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相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2019年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学教育研究基金在沪颁发:聚焦本土人才培养,驱动体外诊断行业发展
2019年11月19日,以“励精彩,立未来”为主题的“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学教育研究基金”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医疗行业历史最为悠久的奖学金项目之一,其多年来致力于发掘和鼓励检验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青年人才,持续为医学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今年,共有来自18所高校的124名学生以及来自7所高校的10位科研人员分获教育基金和研究基金。 2019年度罗氏诊断中国医学及生命科
中国科学家揭示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多维蛋白基因组学特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占所有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85%-90%。HCC诱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酗酒以及代谢综合征。其中,85%的中国HCC患者是由HBV感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16位科学家获奖
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奖项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7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第十二届颁奖典礼,共有16位科学家获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丁肖·帕特尔院士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获得“谈家
中国科学家合成新型纳米发光材料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降雨强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沙印林课题组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发光材料,基于该类金纳米簇的双光子动力疗法具有空间选择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光期等优点,在肿瘤治疗尤其是脑胶质瘤、实体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纳米科技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降雨强
屠呦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日公布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该奖项旨在奖励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杰出生命科学研究,研究主体可以是个人或机构。今年是该奖项的第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告中说,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研究获奖。她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
Cell:科学家阐明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 有望理解生命起源的奥秘
2019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从学校毕业、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和结婚可能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发生地更早,即在精子与卵子结合、细胞开始分裂的最初几天里。受精卵前100个细胞(囊胚)的组织方式对于妊娠是否成功、器官形成甚至以后对个体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病等)的发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来模拟囊胚形成的方
中国科学家找到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新方法!
2019年10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发表了题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