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举办“微生物组研究及数据分析专题培训班”的通知
为推动我国微生物组学的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专家学者们在研究中的分享和交流,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信息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北京中科创嘉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微生物组研究及数据分析专题培训班”将于2018年5月31-6月3日在中科院微生物所举行。培训班将采用理论和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让水稻既优质又高产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课题组27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可以让稻米品质和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基因,厘清了植物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种子大小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应用到新品种水稻培育中,有望让水稻好吃又高产。“我们的‘初心’是给水稻高产关键基因dep1找个合适的‘伴侣’,没想到一找就是8年。”傅向东幽默地说。dep1能通
布罗德研究所遭受重大挫折!在欧洲的一件CRISPR技术基础专利惨被撤销
2018年1月21日/生物谷BIOON/---2017年3月23日,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宣布它有意授予一件保护范围宽泛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专利(专利号为EP2800811B1,专利申请号为EP13793997.1)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病研究中心。这件专利的权利要求包括将CRISPR用于原核生物细胞、原核生物、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姜龙博士:生物治疗必将成为下一个肿瘤治疗的变革点
近年来,在肿瘤研究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不管是在免疫治疗方面,还是不断更新迭代的新技术都为肿瘤研究和临床带来了新的曙光。那么,在过去的一年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以及新型生物治疗技术是否能成为下一个肿瘤治疗的变革点呢?就这些问题,来自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姜龙博士接受了生物谷的采访。肺癌免疫治疗硕果累累,期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上市在过去的一年里,肺癌免疫治疗的丰收
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水稻次生壁形成调控机理
次生壁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天然次生壁常被生产成多种纤维制品,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作为造纸业和生物能源的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次生壁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影响生命活动的众多生理过程。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农艺性状,因而其合成受到严格调控。研究发现,大量NAC、MYB等类型的转录因子构成复杂的网络,以应答植物体内外各种信号、精准调控次生壁生物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神经转化研究所(SITraN)高内涵筛选成像大赛投票结果揭晓
11月9日,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神经转化研究所(SITraN)组织的高内涵筛选成像大赛结果火热出炉。来自Mohammed Karami的Transformers从一系列优秀的参选图片中脱颖而出。 获奖图片 据悉,在多个研究小组及个人的捐赠与支持下,SITraN中心一年多前引进了PerkinElmer Opera Phenix™高内涵成像系统,并使
巴斯德研究所和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在疾病预防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展开合作巴黎2017年10月3日电 /美通社/ -- 卡塔尔教育、科学与社会发展基金会(Qatar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Scienc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即卡塔尔基金会)成员单位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Hamad Bin Khalifa University,简称“HBKU”)与巴斯德研究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课题组揭示ILCreg细胞调节先天性肠道炎症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7.0272017年9月12日/生物谷BIOON/---肠道含有广泛而又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潜在的病原体和需要宿主产生免疫耐受性的食物性抗原。肠道粘膜免疫反应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耐受性丢失,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如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
Cell: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鉴定出G蛋白偶联受体招募抑制蛋白的磷酸化编码
2017年7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出一种被称作视紫红质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到一种被称作抑制蛋白(arrestin)的信号分子上时的组分细节。视紫红质和抑制蛋白是身体复杂的细胞通信网络中的两种至关重要的蛋白分子。这项新的发现进一步改进了2015年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基于干细胞的人类疾病研究和精准治疗; 2. 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3. 新型染色质编辑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验室详细介绍参见http://www.ibp.cas.cn/ktzz/ktzz_L/201305/t20130506_3833255.html。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技术员五名。一、招聘基本要求1. 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