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科学家阐明双胞胎间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所在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英国1000多对双胞胎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发现,机体一部分微生物组是可以通过遗传和塑形的,而这并不是通过微生物从父母向儿童进行扩散,而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基因来实现的,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新型的遗传性细菌群落,其或许和个体的饮食喜好、代谢和机体免疫力直接相关。

2016-05-17

美国政府追加1亿2千万美元资助微生物研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组学在医药研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都已经极大地影响着医药开发人员的思路。最近,美国政府出面牵头,联合众多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医药企业发起了一项计划——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科学家们对微生物组学及其对人类健康可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2016-05-16

【盘点】Science特刊关注肠道微生物

近期Science期刊推出关于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刊,涉及7篇文章,这些文章叙述了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影响我们健康的许多途径,以及基于此如何塑造这一复杂的微生物群体。

2016-05-08

Cell:新研究支持卫生假说,婴儿肠道微生物影响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发现支持卫生假说的证据,而且指出细菌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至少部分上能够解释在西方社会发现的免疫疾病增加。

2016-05-08

人类皮肤微生物是高度稳定的

根据一项新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尽管经常清洗和接触富含细菌的物体,我们个人的皮肤微生物环境在一段时间后仍然保持高度稳定。

2016-05-06

热点解析: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研究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栖息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例如肠道和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能够突破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和显微观察等手段对微生物检测的限制,同时研究不可培养或无法观察的未知微生物,统计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与丰度。4月28日14时马文占博士与您相约

2016-04-26

量化健康发布LinEnrich™微生物目标捕获定量检测技术

2016年4月15日,第二届肠道微生物组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于上海沪西大剧院隆重召开。作为肠道微生物检测的领军人物之一,量化健康的CEO赵柏闻先生发表了演讲“What,Why&How-肠道微生态检测的量化方法”。

2016-04-21

热点解析: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研究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栖息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例如肠道和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能够突破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和显微观察等手段对微生物检测的限制

2016-04-20

辉瑞、罗氏联手注资4200万美元发力微生物学领域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关于微生物组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医药产业热点。最近,微生物组学先驱,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Second Genome公司宣布公司将进行总额达4260万美元的B轮融资。在投资者名单中辉瑞、罗氏旗下投资部门赫然在列,这也暗示出两大生物医药巨头对微生物组学前景的看好。

2016-04-22

Cell:科学家揭示人类微生物中特殊菌毛的形成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来自人类机体微生物组中完全不同类型的菌毛;菌毛是一种连接性菌毛蛋白的聚集体,其表现形式为许多细菌细胞表面的突出物,通常介导细菌的粘附和毒力。

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