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医学难题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有望商业?

  近日,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JohnR.Mascola在Nature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发表了他们在过去18个月在疫苗领域的最新研究。文中提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在一期临床研究中进行了测试,为基于结构的疫苗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概念证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毒经空气飞沫和

2019-11-19

研究揭示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系统性调控,基因突变会对HBV相关肝癌的表型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探究。同时,新药研究需要进行“源头创新”,对肝癌的精准分子分型及分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进行研究,将

2019-10-08

赛诺菲巴斯德发布疫苗数字创新方案 携手多方打造“全场景守护”智慧接种体验

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已进行到第三天。赛诺菲旗下疫苗事业部——赛诺菲巴斯德今日在“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发布其疫苗数字化创新方案,并与中华预防医学会、阿里健康、中科院沈苏集团分别达成意向性战略合作,携手多方共创智慧化、规范化的疫苗接种体验,助力预防先行,实现健康中国。赛诺菲巴斯德携手多方,旨在打造“全场景守护”的接种体验——接种前,信息技术将节省家长的时间和精力,精准提供疫苗知识和

2019-11-07

个体新生抗原癌症疫苗 靶向抗原越多越好?提高命中率或是关键

今年4月,Carlos Gil的脊柱恶性肿瘤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他的C7椎骨破裂,这位四个孩子的父亲被迫睡在楼下客房,咬一个枕头,这样孩子就不会听到他的整夜尖叫。Gil说,在那漫长的痛苦时刻,一切似乎都结束了。但就在接受定制癌症疫苗的四个月后,他说感觉好多了。“在接种疫苗之前,我被判了死刑,”Gil说。“我是这种疗法可以成功的证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医生说,Gil的肿瘤比以前小了

2019-10-07

研究揭示肿瘤代谢抑制剂个性化治疗策略

 近10年来,靶向肿瘤代谢异常成为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当前,针对十余个代谢酶靶点的数十个小分子抑制剂正处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其中,靶向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抑制剂已经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携带有IDH2和IDH1突变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代表了肿瘤代谢抑制剂的率先突破。然而,除I

2019-07-08

癌症个体疫苗!自体治疗性疫苗TLPLDC治疗高危黑色素瘤展现强劲疗效,复发风险降低50%

2019年07月18日/生物谷BIOON/--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型自体、颗粒递送、树突状细胞癌症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评估TLPLDC(肿瘤裂解物、颗粒加载、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III期(晚期)或IV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已切除的患者中开展,评估了TLPLDC疫苗

2019-07-18

个体新抗原疫苗!Neon公司NEO-PV-01联合Opdivo治疗3种癌症展现出强劲疗效

2019年07月16日/生物谷BIOON/--Neon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免疫肿瘤学公司,是新抗原(neoantigen)靶向治疗领域的行业领导者,致力于通过引导免疫系统向靶向新抗原来转变癌症的治疗。目前,该公司正在利用其新抗原平台开发疫苗和T细胞疗法。近日,该公司公布了正在进行的多中心Ib期临床研究NT-001的顶线结果。该研究评估了Neon公司个体化新抗原疫苗候选产品NEO

2019-07-16

个性化医疗新篇章!罗氏“广谱”抗癌药Rozlytrek率先获日本批准,治疗各类NTRK融合实体瘤

2019年0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已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阳性晚期复发性实体瘤成人及儿科患者。Rozlytrek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癌药,是日本批准靶向NTRK基因融合的首个肿瘤不可知论(tumor-agnostic,即与肿瘤

2019-06-19

Sci Rep:3D打印技术助理快速个性化治疗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什么同样的治疗对每个患者都不一样?如何优化药物的性能而不会因剂量过大而引起副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细胞共培养平台,以3D形式复制患者的肿瘤结构。科学家们可以用它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测试多种药物或药物组合的有效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图片来源:Ww

2019-05-23

重庆一科研成果让“个性化”药物成为可能

 走进重庆大学药学院的实验室,研究员李亦舟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只放满小试管的盒子。他举起其中一支管说:“这里面装了三千五百万个不同化合物。”这就是近日,李亦舟实验室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ario Neri教授实验室合作,通过DNA编码分子库技术获得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将推动新药研发的进程,还让“个性化药物”定制变成可能,将来老百姓或能买到“专属”自己的药物。数月就能完成亿级分子量

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