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行云学院】POCT:个体化医疗时代和公共安全的需求与挑战
随着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突发和新发疫情和自然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POCT在现场快速检测、确定病原等危害因子和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交大与IBM合作结硕果:医药大数据助力个体化医疗
上海交大等机构合作构建的药物相互作用搜索引擎界面截图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联合美国IBM沃森研究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医药大数据前沿机构的研究人员通力协作,共同构建了基
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及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
上海2014年1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 11月2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郭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口腔颌面-头颈
第一届中-欧个体化肿瘤免疫标志物专家学术论坛暨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论坛顺利召开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会场外的Presentations,展示当前最新研究成果 2013年9月6日 讯/生物谷 Bioon/--为期2天的“第一届中-欧个体化肿瘤免疫标志物专家学术论坛暨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论坛”于本月6日在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的主持下顺利开幕。
【行云学院】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部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
近十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由原来的单纯手术切除发展为采用多学科的个体化序列治疗的方法:原发灶冷冻治疗→术前辅助化疗→选择性颈清术±原发灶切除→生物治疗→康复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由单纯手术治疗的0提高到30.3%。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推进个体化治疗————免疫抑制药物监测改善器官移植患者管理
日前,第四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旨在促进治疗药物监测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广临床药物个体化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我国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与会期间,国内外专家深入探讨免疫抑制药物监
关于《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各有关单位: 根据“十二五”期间体外诊断产品指导原则的制定规划,我中心组织起草了《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结合我中心前期召开的相关专家咨询会及企业调研形成的综合意见,现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www.cmde.org.cn)。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13年7月26日前将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我中心审评三处。
Cell:个体化医疗新进展——DBP分析快速预测肿瘤化疗效果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动态BH3分析(DBP)的检测方法,用于预测体内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应答情况。这个方法的开发应用或可针对性提高化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蔡卫民: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有的肿瘤均由DNA序列异常造成。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围绕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主题,复旦大学药学院蔡卫民教授,在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重点介绍了各类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了他对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