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Rho激酶是脑缺血再灌注治疗的新靶点
脑是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脑组织缺血将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及其功能的损害,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再灌注)后也可造成脑功能严重受损,而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剧增的情况称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关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血脑屏障破坏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
Signal:研究发现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其受体放射状分布
前后生动物基因组分析表明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酪氨酸激酶受体放射状分布 5月2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Survey of Premetazoans Shows Deep Conservation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Kinases and Multiple Radiation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的研究文章
PLoS ONE:后生动物酪氨酸酶家族进化新见解
酪氨酸酶(tyr)是一种75kD含铜酶,来源于胚胎神经峭细胞,是黑素代谢和儿茶酚胺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真菌。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酪胺酸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黑色素通常是以聚合的方式存在。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后生动物的酪氨酸酶家族开展了一项深入的进化方面的分析。基于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在所研究的生物中酪氨酸酶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Amino Acids:精氨酸可助生物体“抗霉”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一项研究发现,将精氨酸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氨基酸添加到饲料(粮食)中,可提高动物(人)肠道抵抗霉菌毒素的能力,犹如一针“疫苗”,使机体与毒素得以“共存”,从而降低了发霉食品中毒的风险。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药在我国的市场现状
2012年1月FDA批准辉瑞公司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上市,这预示着又一轮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新高潮。 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药物研发已成为国际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
Nat.Med:HIPK2激酶——肾脏疾病药物新靶标
2012年3月12日,据《每日科学》,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了在肾间质纤维化(一种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种调控蛋白。该调控蛋白的发现,为这种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美国人的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靶标。研究结果发表于3月11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
MCB:蛋白质组学中心赖氨酸琥珀酰修饰获新进展
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赖氨酸琥珀酰化是上海药物所和芝加哥大学共同合作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最新发现的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对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去乙酰化修饰酶Si
Nature: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presenilin family intramembrane aspartate protease”的论文,报告了一个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相关成果发布在1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Nature:剥夺丝氨酸大大降低肿瘤细胞生长能力
剥夺肿瘤细胞的关键氨基酸能大大减少他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证实,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上。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比特森研究所的科学家主要研究当缺少丝氨酸后,癌细胞是如何能生存和继续成长的。 细胞通常能够自身生成丝氨酸,但研究团队发现,当细胞缺乏p53蛋白后,肿瘤细胞增长速度却慢得多。
Cancer Cell:激酶CDK6的新功能——促进肿瘤血管生长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细胞分裂的数目由一系列基因严格控制,一旦这一过程出现“失误”会导致癌症。两个细胞周期因子依赖性激酶CDK4和CDK6被广泛认为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所以当其中一个激酶出现问题时,另一个激酶可以弥补出现问题的激酶。近日,Veterinary Medicine大学的新工作挑战了这一观点,新工作表明,与CDK4不同,CDK6还具备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