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购“奈诺沙星”专利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浙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与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太景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技术授权及合作协议》,向太景生物购买其新药“奈诺沙星”在中国境内的专利权独占许可和相关新药技术,协议期限20年。
J Neurosci:张鸣沙等发现两种坐标系对空间感知的影响
6月13日,上海生科院神经所张鸣沙研究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influence of egocentric representation onto allocentric perception”的文章。论文报道了他们通过心理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两种坐标系相互作用的机理。 空间定位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
:骨肉瘤p53通路的新生物标志
6月14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骨肉瘤中一种新颖的p53信号通路评价生物标记。该标记还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普通型临床高评分等级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尽管,p53抑制子HDMX(Mdmx/Mdm4)与其他类型肿瘤的发病、进展及预后相关是已知的事实,但HDMX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却不明确。
关于发布《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等8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卫通〔2013〕1号)...
发布《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 总则》等8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8-2013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pdf(代替GBZ 18-2002) GBZ 68-2013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pdf(代替GBZ 68-2008) 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pdf(代替GBZ 71-2002) GBZ 79-
Stroke:梗死体积较血管再通情况能够更好地预测卒中预后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再通治疗是通过挽救缺血半暗带从而改善临床结果。血管再通情况经常被作为预测疾病结果的重要指标。基于此,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大学卒中研究所的Tudor G Jovin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15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成功再通通过减少最终梗死容积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
CA Cancer J Clin:包含奥沙利铂的方案或为3期结肠癌辅助治疗的标准
美国国家外科辅助乳腺和肠道项目(NSABP)C-07试验对奥沙利铂加入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用于辅助治疗结肠癌患者进行了评估,最新结果证实了先前的结论——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简称DFS)有强烈的受益。然而,试验同时发现整体队列人群的总生存期(OS)无受益。
JBC:发现新的p53-p21通路的调节因子
TBP(TATA结合蛋白)是转录因子TFⅡD的组分之一。TBP类似蛋白(TLP)能够增强基因表达,研究发现它与细胞发育、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凋亡息息相关。近日,来自日本千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TLP介导了p53-p21通路的调节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18日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贝沙罗汀治疗AD的功效取决于AD疾病所处阶段
虽然一种癌症治疗药物贝沙罗汀(bexarotene)显示出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小鼠有治疗功效,但其在小鼠AD新模型中得到了令人困惑的结果,新的小鼠AD模型比任何其他动物模型更加紧密地模仿了人类阿尔茨海默氏症疾病的遗传学和病理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