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专访韩健研究员:驰骋在生物技术创业创新的大平台
【生物谷Bioon.com 编者按】2010年,微博越来越火;开放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开放与共赢"已经逐步成为国内网络巨头迫不及待展示的新姿态,而开放平台无疑成了他们集体的展示地。在技术壁垒颇高的生物医药领域,是否也有人去尝试"开放平台"呢?答案是肯定的。
坚持创新实现战略性转型——专访Esco总裁
编者按: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Esco)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专注于实验室通用设备和洁净安全防护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厂商,在本届的CPHI &P-MEC展会(2012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上受到广泛关注,期间生物谷采访到Esco集团总裁林向前先生,跟随他来了解Esco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专访视频 战略性转型是公司发展的必然 34年前,Esco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专访曹雪涛:肿瘤免疫疗法将迎来飞跃
12月21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疗法作为2013年六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科学》杂志表示,在2013年有望看到联合使用两种不同机制免疫疗法抗癌的临床试验结果。围绕肿瘤免疫疗法最新进展及国内情况,生物谷专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曹雪涛院士。
专访谭洪:生物技术领域“门外汉”的颠覆性创新
十年前,谭洪创立了ForteBio,由于各种纷杂的原因,作为创始人的谭洪离开了Fortebio。 12月20日,接受生物谷编辑采访时,谭洪正在赶赴美国的路上,他笑称,那次离开就如同当初乔布斯在1985年离开苹果一样。 他开创的ForteBio与著名生物技术企业颇尔(Pall)步入了新台阶。对于他而言,他从来没想过要如当年乔帮主那般重回自己创立的企业重掌帅舵。 Fortebio被颇尔收购了。
专访王树伟:生命科学高端技术服务市场,时不我待
当前,国外跨国企业热衷于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诺和诺德、罗氏、辉瑞、礼来、诺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先后在国内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医药 CRO巨头们,比如昆泰、科文斯、Parexel、PPD等或收购兼并或与本土企业联姻等多种形式扩大在华业务。与此同时,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本土CRO企业的纷纷兴起,传统的化学CRO企业也正在逐步加大在生物技术服务的投入力度。
专访韩健:生物技术创业创新平台的驰骋者
2010年,微博越来越火;开放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开放与共赢"已经逐步成为国内网络巨头迫不及待展示的新姿态,而开放平台无疑成了他们集体的展示地。在技术壁垒颇高的生物医药领域,是否也有人去尝试"开放平台"呢?答案是肯定的。
2012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MedSci专访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景在平教授
2012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主席景在平教授接受MedSci采访 由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办的2012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于2012年10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力求搭建国际平台,展示前沿技术,激发热点讨论,演示精彩手术,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血管外科学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蚕丝的性能和生物材料学研究--专访高分子材料科学家邵正中教授
蚕丝不仅是纺织丝绸的纤维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生物材料。近年来,蚕丝纤维性能的改造及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6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先进材料实验室里,生物谷通讯员就蚕丝以及丝蛋白在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对邵正中教授进行了访谈。
专访钱朝南:专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钱朝南研究员
7月,美国癌症学会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报道了美国癌症发生情况。据报道,2010年美国平均每天新增癌症患者4190人,因癌症死亡人数达1560人。数目之大,触目惊心!在中国,形势则更加严峻,癌症已经成为中国城市人群死亡的首位死因。据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有20%-25%的人死于癌症,每年因癌症而死的人数接近200万。
专访童坦君和谭铮:端粒研究方兴未艾
200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端粒及端粒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端粒和端粒酶也引发了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那么端粒和端粒酶是什么,研究它们有什么意义,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生物谷Bioon.com有幸采访到了我国端粒及端粒酶领域著名科学家童坦君院士和谭铮研究员,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