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发布
尿液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尿液常规试验、特殊试验、早期肾损伤试验、肾功能试验等检验,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与分期、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对全身陛疾病如内分泌或代谢异常、黄疸等筛查或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尿液常规检验包括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有形成分检查,这三者结合应用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制定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模式的目的随
院士专家谈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发展与未来
人类遗传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今年恰逢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年,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日在京召开的“人类遗传资源开发创新研究高层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谋划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未来。人类遗传资源:一份人类
AcelRx公司止痛药Dzuveo(舒芬太尼舌下片)获美国FDA专家委员会支持
2018年10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AcelRx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麻醉和镇痛药物产品咨询委员会(AADPAC)已召开会议对该公司止痛药Dzuveo(舒芬太尼舌下片)进行了表决,该委员会以10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建议批准Dsuvia用于医疗监测环境中成人急性中度至重度疼痛的管理。Dsuvia针对现有治疗方案的挑战而开发,舌下含服,易于给药,并且最
干细胞乱象带来不良冲击,专家建议借鉴药品研发的路径管理
全球已经注册的干细胞临床试验有5300余项,中国仅300余项;国际500余种干细胞药物研发中我国仅有不到10项;规范的干细胞转化应用和干细胞上市产品数量为0。2018年9月19日,第635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图为执行主席周琪研究员、季维智教授、郑加麟教授和刘奕志教授在主持会议(从左到右)。中国科讯微信公号 图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北京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35次学术讨论会
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 专家:原因有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地时间10月1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最终获得了这一奖项。尽管两人的获奖实至名归,但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的擦肩而过,同样让我们感到十分遗憾。其实许多媒体和学者与评委会产生的分歧主要在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
CTC检测:顶尖专家将制订行业标准 引领技术未来
近年来,一种名为液体活检的无创检测方法正在改变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具有动态、实时、样本容易获取、痛苦轻、风险小等特点。这一技术曾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 液体活检的商业价值呈爆发性的增长。Illumina CEO Jay Flatley曾表示,液体活检市场价值至少400
专家学者共话干细胞疗法治疗疾病临床研究
8月18日,2018年干细胞疗法治疗疾病临床研究新进展座谈会暨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引领健康中国2030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卫健委科研所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干细胞专家就干细胞的临床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会议提出,细胞治疗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干细胞的研究水平走在世界的前端。每一个成果都是科学家、医师们,经过无数次的临
人工智能也能查眼病 水平“匹敌顶级专家”
眼部疾病是眼部所有组成部分发生疾病总称,包括了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角膜病、巩膜病、葡萄膜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视路疾病、眼眶疾病、眼外伤、眼的屈光、眼外肌病、眼部肿瘤等。英国研究人员13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系统,能快速识别50多种眼部疾病并给出转诊建议,其准确率达到94%,这一水平“匹敌顶级的眼科专家”。这一系统由知名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维”与穆尔菲尔兹眼科医院
Lancet: 专家介绍埃博拉病毒研究进展
2018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在埃博拉疫苗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进展,但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根据最近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专家们对目前埃博拉病毒疫苗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知识空白。埃博拉病毒目前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威胁,2018年刚果共和国已经爆发了两场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根据Cl
中科院专家谈疫苗的“前世今生”
“从消灭天花开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疫苗的广泛接种为预防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危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献”。中科院特聘研究员金侠强调,“近期曝光的‘疫苗事件’将疫苗变成公众热议的话题,科学家有责任帮助大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疫苗问题做出客观评判,消除恐慌。”8月4日,曾主持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疫苗平台建设等研究项目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课题组长金侠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