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因|Cell: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改良西红柿品种
2017年10月12日/生物谷BIOON/---从它们硕大的果实以及紧密的枝干来看,西红柿的确是几千年人为培育的成果。然而,许多单独看来很有生产价值的性状背后的基因突变结合在一起反而会产生不如人意的结果。来自冷泉港的遗传学家Zachary Lippman与同事们在鉴定出了这些有意思的基因突变之后,希望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西红柿进行改造,以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产量。"这听上去很诱人",
CRISPR专利争夺者再放大招!Nature、Cell两篇文章发现10种用于疾病诊断的CRISPR酶
电脑绘制出的RNA分子。图片摘自:Richard Feldmann/Wikipedia 2017年5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描述了10种新型的CRISPR酶,这些酶一旦被激活其行为就像“吃豆人”一样能够“嚼碎”RNA,因此这些酶类或许能作为诊断传染性病毒的敏感检测器。这种新型的酶类是CRISPR蛋白—Cas13a的突变体,去年9月,来
GSK 及诺华获得蓝鸟生物专利 开发基因疗法和 CAR- T 细胞疗法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蓝鸟生物(Bluebird Bio)近日宣布分别与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和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就其专有的慢病毒载体平台达成了全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葛兰素史克将获得蓝鸟生物慢病
端粒延长技术近日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端粒(英文名:Telomeres)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的逐渐失活与年龄增长以及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单品种费用或达千万?一致性评价还有这四大“坎”
早在2016年3月5日,国办发〔2016〕8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明文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
1903年8月11日:美国首个速溶咖啡专利诞生
1903年8月11日,一位居住在芝加哥的日本化学家获得了首个美国速溶咖啡专利。 用水进行溶解的速溶咖啡首次于1771年在英国出现,但是由于该咖啡保质期较短,很容易变质。所以这种咖啡存在时间较短,很快被淘汰。1853年,一名美国人曾尝试过一种粉末咖啡,但同样因为保质期较短被淘汰。
日本山中伸弥教授开发iPS技术首获美国专利
日本京都大学8月11日宣布,该校教授山中伸弥开发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技术在美国获得专利,有效期20年。这是日本相关技术在美国获得的首个专利。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是动物体细胞经过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它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可以发育成组织和器官,同时规避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障碍,在医疗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专利大战有望再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欧洲获得CRISPR/Cas9专利权
图片来自Bryan Satalino。2017年3月26日/生物谷BIOON/---2012年,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DNA编辑技术横空出世。从那时开始,CRISPR/Cas9被用于很多生物系统中进行基因组编辑,在各大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可算是赚足了眼球。随着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逐渐进化,并趋于成熟,从学术界的共享走向专利申请以及商业化的道路也逐渐清晰起来。然而科
凯普荣获HPV检测领域首个发明专利金奖
2016年12月26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18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务院相关部委领导出席颁奖大会。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育种学家和稻米种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