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生科院揭示含编校功能缺陷的亮氨酰 -tRNA 合成酶的酵母细胞保护机制

A. Leu 的类似物 Nva 抑制 LeuRS 编校缺陷型酵母细胞(D419A/ScΔleuS)的生长;B. D419A/ScΔleuS 细胞中 Nva 转化成非毒性氨基酸的代谢示意图。6 月 3 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题为 Self-protective respo

2017-06-18

上海生科院提出植物芽从头再生的分子框架图

在合适培养环境条件下,植物离体组织或器官(也称为外植体)能够从头再生出新的分生组织。六十多年前,Skoog和Miller发现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诱导外植体从头建立茎尖或根尖分生组织的关键要素,但其中蕴含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4月7日,《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佳伟研究组题为A Two-Step Model for de

2017-06-13

上海应物所在金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输

2017-06-15

沪上成立首个“上海市生物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服务平台”

沪上成立首个“上海市生物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服务平台”6月13日,国家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发部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其指导思想中强调“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6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同样指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

2017-06-13

上海交通大学和济南军区总医院等Cell子刊聚焦肿瘤乏氧信号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和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单位受邀在《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药理科学趋势》)杂志上(IF:11.84)在线发表了题为“Reprogramming of the tumor in the hypoxic niche: the emerging concept and associat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的综

2017-06-12

Nucleic Acid Research:上海生科院揭示人tRNA修饰酶NSun6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

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ubstrate binding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 human RNA:m5C methyltransferase NSun6 的最新研究成果。5-甲基胞嘧

2017-06-09

CCF YOCSEF上海即将举办 “人工智能与病理切片诊断” 专题报告会

 “人工智能与病理切片诊断” 专题报告会主办单位:CCF YOCSEF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7中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两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健盟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产业投资法律事务部合作媒体数据猿,数据中心联盟,动脉网,生物谷,贝壳社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13:00~17:30上海市闸北区江场三路181号(上海盈

2017-06-06

上海生科院揭示 DNA 甲基化对番茄果实成熟的重要作用

5 月 15 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题为 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d inhibition of ripening-repressed genes in toma

2017-06-03

上海药物所发现 GPCR 与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机制

上海药物所发现 GPCR 与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机制GPCR(G 蛋白偶联受体)已经成为当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之一,迄今已有 40% 左右的上市药物以 GPCR 为靶点,因此,在药物发现领域,对 GPCR 结构及其如何与下游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认识与理解越深入,则越有希望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毒的药物。自 GPCR 与下游 G 蛋白和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被成功解析以来,GPCR 信号转导领域另一个悬

2017-06-01

《细胞研究》:上海生科院等设计出高效精确基因靶向整合的新策略

5月19日,《细胞研究》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运用CRISPR/Cas9 技术实现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为基础的靶向整合》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基因编辑平台施霖宇团队与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合作完成。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 HMEJ)

2017-06-01